• 72阅读
  • 0回复

即将做母亲的苏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7-23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即将做母亲的苏哈
刘水明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去年11月怀孕的巴解主席阿拉法特的夫人苏哈·阿拉法特,很快就要分娩了。32岁的苏哈即将初为人母,显得格外兴奋。
将要与苏哈的孩子几乎同时问世的,还有一本名叫《巴勒斯坦的姑娘》的新书。这是一位法国记者根据苏哈的多次谈话编写而成的书,内容主要是介绍苏哈的个人生活历程,其中包括她同阿拉法特从相爱到结为伉俪的动人故事。
苏哈在巴黎念书时,就由衷钦佩一位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巴勒斯坦战士,他就是“阿布·奥马尔”。“阿布·奥马尔”是阿拉法特的化名,阿文“阿布”即“父亲”,“奥马尔”即“建设”,整个名字意为“建设之父”。苏哈说:“阿拉法特在我的心目中既是领袖,又是英雄,还是一位与我父亲的年龄不相上下的男人。”苏哈首次见到阿拉法特,是在约旦首都安曼苏哈的家中。她是通过姐姐戴安娜与阿拉法特相识的,戴安娜的丈夫是巴解驻巴黎代表易卜拉欣·苏斯。
1989年5月,阿拉法特正式访问法国。巴解办事处临时召集了一批精通法语的巴勒斯坦人协助工作。一份待签的协议,需要译成法文,易卜拉欣·苏斯便将这一任务交给了苏哈,这使她有机会得以接近阿拉法特。金发披肩、聪明活泼的苏哈给阿拉法特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信仰基督教的苏哈,就与年近花甲、笃信真主的阿拉法特开始来往。没多久,苏哈担任了阿拉法特的经济顾问。在突尼斯巴解总部,苏哈同阿拉法特几乎形影不离,这引起阿拉法特身边一些工作人员的议论,于是,阿拉法特干脆决定同苏哈结婚。1990年7月17日,苏哈发誓皈依伊斯兰教后,同阿拉法特秘密结了婚,这件事连苏哈的母亲都不知道,直到1992年2月2日,阿拉法特和苏哈才将他们结婚的消息公诸于世。
去年7月1日,阿拉法特历尽艰辛,终于回到阔别了46年的故乡加沙,结束了长期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涯。两天后,苏哈也毅然赶到加沙与阿拉法特团聚,受到巴勒斯坦人的盛情欢迎。苏哈说,不管阿拉法特走到哪里,她都要跟到哪里,她要永远与阿拉法特同甘苦,共患难。阿拉法特和苏哈定居加沙后,他们的家简直就像“拥挤的市场”,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和小孩登门拜访。苏哈请人在他们住的小楼顶上增盖了一层,以便腾出下面一层专门用于接待。作为巴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既要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领导巴勒斯坦的经济重建,又要悉心指导仍在继续进行的巴以和谈,可谓日理万机,工作异常繁忙。他往往要到凌晨3时才能回家休息。此外,为了寻求广泛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阿拉法特还必须经常出访世界各地,有时十天半月也难得同苏哈见一面,苏哈却从无怨言,她十分珍视与阿拉法特建立在共同理想、互相倾慕和理解基础上的美满婚姻。
苏哈马上就要成为巴勒斯坦领袖第一个孩子的母亲,有人问她有何感受,她的回答是:“我很幸福!”
在准备入院分娩前,苏哈近日在法国巴黎16区一座普通的住宅内,接受了一家妇女杂志记者的采访。苏哈身穿一套深红底带黑点的连衣裙,端坐在靠背椅上,手捧一帧阿拉法特的大照片,用流利的法语深情地说:“我高兴地期待着第一个孩子出世,但我反对一种流行的东方观念,即女人只有在生育后才能确立她在婚姻中的地位。这是一种不能接受的观念,因为女人在没有生育前同样应当受到尊重。”苏哈说,她的孩子将生活在巴勒斯坦。如果是男孩,就取名“奥马尔”,这样,阿拉法特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建设之父”了;如果是女孩,就取名“扎哈瓦”。“扎哈瓦”意为“骄傲”和“美丽”,阿拉法特的母亲也叫“扎哈瓦”,她是一位勤劳而又贤慧的巴勒斯坦女性,在阿拉法特4岁时不幸病逝。苏哈给未来的女儿取名“扎哈瓦”,自然含有纪念阿拉法特的母亲的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