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草原牧歌唱新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9
第1版(要闻)
专栏:五区新气象内蒙古篇之二

  草原牧歌唱新篇
本报记者丁振海杨柏青傲腾
7月,是草原流芳溢彩的季节。从阴山山麓,到北部边境,从兴安林海,到西部沙漠,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变化。
    牧民“夜生活”,草原“都市风”
暮色笼罩下的鄂尔多斯草原,简直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千百年来,牧民们放牧归来,只有端起酒壶面对着茫茫碧野、萧萧长风,面对着亘古不变的沉寂故事。而今,牧民们也熟悉了一个新名词:夜生活。
记者在乌审旗嘎鲁图苏木了解到,该苏木(乡)5560人,1300余户人家,80%以上的人家有了电视机。晚饭过后,牧民们围坐在电视机旁,欣赏节目,三五成群的青年人,还不时地合着电视里的现代音乐,跳起了现代舞。
星罗棋布的旗、乡、村三级文化站的建立,更为牧民们茶余饭后安排了一个好去处。文化站里棋类、书籍、影像设备错落有致,有的还设有满不错的舞厅。具有鲜明草原特色,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赞誉的文艺轻骑——乌兰牧骑,不时把各种歌舞送进牧民的夜晚。作为改革开放产物的文化户,为左邻右舍提供了学科技、消闲娱乐的便利之所。
7月5日,在采访途中,一辆红色的摩托车在我们的越野车前风驰电掣般驶过,颇有点“挑战”味道。等我们赶到时,才发现摩托车已驶入羊群。骑摩托车的是一位63岁的蒙族老汉,名叫英宁。他憨厚地冲我们笑笑:“现在,很多牧民都用上了摩托。用这种‘铁马’放牧,快捷多了。”
英宁和他的老伴查汗巴拉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户。除了牧放100多只羊、两匹马、一头牛,摆弄两辆摩托车外,老两口的全部兴致都用在了文化上。家里四胡、三弦、马头琴、笛子等乐器一应俱全。这天,老两口正为夜晚举行演唱会紧张地忙碌着。
伊克昭盟文化处副处长旺楚格介绍,全盟像英宁老汉这样的文化户数以百计。文化户在安排牧民的夜生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治区文化厅焦雪岱厅长告诉记者,全自治区这样的文化户数以千计。
记者在乌审旗通往鄂托克旗的路上,不时遇到一对对骑着摩托、穿着时髦的牧民青年情侣,赶往旗里消夜。一位叫乌力吉的男青年告诉记者,他和女友那布庆花都是牧民,他们白天放牧,穿着地道的蒙古袍;夜晚休息,穿起了时兴的现代服装,到文化站唱卡拉OK。
记者尾随他们走进旗政府所在地乌兰镇,发现这里歌厅舞厅颇有些阵容。不仅传统的牧民歌舞令人流连神往,都市流行的狂歌劲舞也颇受青睐。就是进餐时的祝酒歌,也添加了不少革命歌曲和流行歌曲。
一位来自苏米图苏木的牧羊姑娘乌兰穿着时髦的花连衣裙,她的搭档、一位蒙族小伙子穿着质地颇好的西服,打着领带,他们深情地唱起了《我爱你中国》、《十五的月亮》、《乳香飘》、《九月九的酒》、《涛声依旧》、《东方之珠》等现代歌曲。
  文化伴车行,春风播人心
 记者在采访途中,突然被牧民们的掌声、欢呼声所吸引。一开始记者以为遇上了娶亲的队伍,及至靠近一看,才发现牧民们在围着一辆披红挂彩的车唱歌。牧民们告知,这种车被誉为流动文化站。
文化车,这一具有特殊地域的特殊名词,对牧民来讲,是如此亲切。
记者了解到,这种由勒勒车发展到拖拉机、吉普车,再到卡车、面包车的文化车,融书店、电影院、百货商店于一体,穿梭于牧区,方便了牧民,真正让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
70年代的放映员、现任伊克昭盟乌审旗副旗长的热瓦迪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当年就是驾着那辆拖拉机改装的文化车,走村串户。历经十多个春秋,当时虽然苦一点,但心里感到很充实,因为牧区太需要文化了,牧民太渴望文化了。
知识的春风,浩荡在茫茫的大草原;知识的种子,播进牧民的心田。令人欣喜的是,牧民们渴望知识的朴素愿望,正渐渐变成一种自觉行动。在呼伦贝尔牧区,流行着一句口头语:少喝一瓶酒,多读一本书。武装了脑袋,才能装满钱袋。
记者走进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嵯岗乡,发现这里的牧民户户有书架,各种科技、文学书籍一般都达数百种。牧民昭日格苏荣、哈拉夫妇,仅为其7岁的小女儿萨库拉订阅的书刊就达10余种。
牧民们为了下一代更有“出息”,还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电子琴。记者走进牧民布和、杜马夫妇家,看到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放置着一架雅马哈KB100A型电子琴,他们11岁的女儿那仁吉木为我们演奏了一曲《我的中国心》。问起为什么要给孩子花钱买这些洋玩艺时,杜马用蒙语说得很响亮:“是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开发智力,将来能上大学,成为有用之材。”而牧民扎布、吉姆夫妇,也为他们上初一的女儿丽娜购买了电子琴。吉姆的说法更为朴实:“让孩子多学点东西,对孩子的前途有好处。只要孩子们能学,我们就让他们多学点。”现在,这个苏木已成立了电子琴演奏学习班,请海拉尔市的音乐教师每周来辅导两次。
记者参观巴彦嵯岗乡中心学校,发现这里的教学设备甚至好于内地学校,赫然的卫星地面接收站早已矗立于校园。校长苏和是全国先进教师,他的办公室内挂着马恩列斯毛和鲁迅、焦裕禄、向秀丽的画像,引人注目,发人深思。他介绍,该校有学前班、小学、初中班,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200多名学生成绩很好。该校曾代表呼伦贝尔盟接受自治区先进学校验收。
同行的文化厅领导介绍,内蒙古实行的以建立基层文化网络为主旨的“彩虹”工程和旨在加强边境地区文化建设的万里边疆文化长廊计划的开花结果,对牧区的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政府组织得力,牧民积极响应,牧区正悄悄兴起重知重教之热。
   牧民有名片电话架彩虹
名片,这一近年来在现代都市风行起来的新鲜事,如今亦已在草原流行。
记者接到的第一张牧民名片是一位蒙族老汉的,上面印着:
草原老牧民
国家二级作家
哈斯毕力格图
这位《鄂尔多斯民歌集》的搜集者祖祖辈辈是牧民,他自己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他通过自学,成了一位蒙语作家。
记者后来接到的各种牧民名片不下十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乐于肯定自己是个牧民。
记者还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草原这块文化的沃土,哺育出的名人比比皆是。在一个小小的乌审旗,记者就遇见了牧民诗人章嘎巴特尔、作曲家昂汗巴维尔、诗人哈斯苏都等。在全区范围来讲,大名人已不计其数。作家乌热尔图、试管山羊之父旭日干以及作曲家腾格尔、歌唱家德德玛等,都是蜚声中外的草原之子。
与名片同时出现的另一个文化景观即是电话。这一现代通讯工具再也不为城里人所独有,草原上,普通牧民家里有了这一“现代标本”。他们生活在草原深处,却可以通过“沉沉一线”沟通全国乃至国外的信息。
巴彦嵯岗乡有200多户人家,家里装有程控电话的就有50余户,其中10多户是地地道道的牧民。记者在一户牧民家,拨通了牧民宝音图家的号码,他的妻子傲登其其格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她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她家5口人,3个孩子,有20多头羊、30多头牛,每年纯收入有2万多元。安上了电话,走亲访友方便多了。
呼盟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特木尔巴根告诉记者:“牧民们除了用电话互致问候外,一部分人还商谈买卖、交流信息。牧民们对信息的热爱甚至有些令人不可思议。电话正成为牧民交换信息的彩虹。”
(附图片)
上图:牧民家中装上了电话。 潘秀峰摄
压题照片:乌兰牧骑队员在演出。 达·阿拉坦巴干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