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不留空白留政绩——记山西省翼城县委书记耿根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21
第7版(党的生活)
专栏:全国优秀县(市)委书记风采录(11)

  不留空白留政绩
——记山西省翼城县委书记耿根喜
晋祖笔文
1995年3月28日,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决定,命名表彰了五位优秀领导干部。耿根喜作为全省唯一的县委书记的楷模,名标金榜。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清正廉洁、造福一方的感人事迹,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上广为传颂。
1992年3月,耿根喜走上了翼城县委书记的岗位。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他从翼城县地下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炭等资源优势,地上有发展农林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出发,明晰了开发主导产业、加速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确立铁、果、猪三大主导产业的振兴经济战略,并经过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论证,全力组织实施。主导产业迅猛崛起,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明显地显露出来。耿根喜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解决瓶颈制约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着力,大胆提出了兴建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从1993年初开始,全县投资5亿多元先后铺开了40项重点工程。目前已有33项竣工投入使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1993年,全县1/3的村人均收入突破千元。
不摆花架子,多干实在事,是耿根喜的一贯作风。随着炼铁业的兴起,运输业的壮大,公路建设成了耿根喜和他的伙伴们共同思谋的一件大事。晋韩公路是串通秦、晋、豫三省的交通要道,也是翼城通向外地的经济大动脉,日车流量高峰期达1万余次,因道路狭窄,堵车现象时有发生。1992年初,耿根喜决心修省道兴经济,他进省城、跑地区审批手续,并组织力量前往福州发行债券,到北京争取贷款,筹措资金5000万元,促使22公里的高标准商品路按期建成。同时,他还组织全民义务修路,沟通了全县大循环,拓宽改造了五条县乡公路,使全县16个乡(镇)有13个铺设了柏油路面。在每一个重大举措中,他既是决策者,又是组织者,更是实施者。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想办而办不了的难点问题,他都直接过问,研究解决。耿根喜还经常用“为官一任,要留下政绩、留下思念,不要留下空白、留下罪恶”这句话来自勉和教育当地干部,在全县广大干部中形成了办实事、建业绩、比贡献的氛围。
在耿根喜“小家”与“大家”的天平上,总是倾斜在“大家”上。他一生清苦俭朴,在县级领导岗位上多年,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个人获得的却很少很少。翼城在临汾地区是个大县,经济条件较为优越,耿根喜无论任县长,还是当书记,从不论待遇、讲享受。他居住的机关宿舍是60年代建起的小平房,原是苹果库、理发馆,至今仍是麻纸顶棚,陈设简陋,风雨天掉土落泥,使用的人造革沙发已露缕缕棉絮。找耿根喜办事的群众说,这哪像个县委书记的家,就像住“寒窑”。相反,绝大多数干部都搬进了单元式住宅楼,通电、通水、通暖。对此,耿根喜说:“这样,我们当领导的心里才踏实。”至于吃饭,耿根喜也是再俭朴不过了。他的老家在安泽县,老母已年过八旬,需要有人照顾,他便让妻子留在老家照顾,自己一人在外吃食堂。有时下乡误了饭,常以煎饼和方便面充饥。妻子说他是“天生的穷命”。他外出办事,常常是轻车简从,从不住豪华宾馆和单间,总是和司机同住一起。1993年9月,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耿根喜以对执政党前途和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维护党的利益,严格对照领导干部“十不准”规定,先从自己做起,敢于动真的,碰硬的,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在他的带动下,全县22名县级干部和198名科级干部,自查自纠各种问题涉及6个方面120余条。翼城县反腐败斗争走在全省的前列,县委和耿根喜受到省委的表彰,他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勤政廉洁的榜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