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阅读
  • 0回复

探索科技传播规律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第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述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0-25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

  探索科技传播规律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第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述要
张岩
以探讨“科技传播理论”为宗旨的“第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于七月中下旬在吉林省敦化市举行,来自各省、市、自治区、高校及厂矿科协的四十二名代表参加研讨,并提交论文六十二篇。与会代表就科技传播的目的、作用、机制、对象、途径、方法和内容等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代表指出:在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离开科技就无法解释和判断、科学技术促进作用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诸因素中已超过三分之二的今日世界,科学技术的传播已成为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二十一世纪将是从工业社会转型为知识社会的世纪,在这个社会里,知识资本(生产和传播科学技术的经费)将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其中用于科学技术传播的经费将占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十七。科学技术发挥作用,关键在于传播。目前,各国政府对科技传播都相当重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其科技政策中就把“鼓励传播”列为一项重要内容。一些西方学者还尖锐地指出,社会公众中科盲的增加,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阻碍着民主的进程,因为整个现代社会就是建立在科学原理基础之上的。
在讨论科学和技术传播的规律和机制时,与会代表认为,科学传播机制主要以精神需求原理为基础,其价值观是无私的,它要求有良好的学术空气、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谐的教育气氛;而技术传播的机制则以物质原理为基础。科学需通过转化才能成为生产力,而技术本身就是商品,甚至就是现实生产力,它遵循物质利益原则——市场机制,其主体是企业。我国技术转化过程非常慢,这与我国企业发育不良、市场机制尚未正常运行密切相关。因此,加速改革开放,转化机制,重建体制,是加强科学技术发展与传播的关键。有的代表还强调,当前我国科普的重点之重点是青少年和各级领导干部。现代科普不仅强调将科学技术通俗化、大众化,而且更要求将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揭示出来,进一步功能化、社会化,使公众更深刻、更有兴致地了解科学技术。
在讨论如何使科技传播、科学普及走出一条新路时,与会代表认为,今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中央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把科技工作者几十年来“科教兴国”的心愿变成了党和政府的意志与行为,这是我国科技史上一次重大飞跃,如何在新时期使科技传播、科学普及工作走出一条新路,是当前科技工作的一项重点。这应注重科普队伍的组织建设,搞活机制,根据农民、工人、知识分子、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树立崭新的科普工作者形象。与会代表指出,我们民族的落后主要是教育的落后,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和提高一代劳动者的素质。因而要大力抓好实用技术培训、专业科技人员高层次培训,并努力发掘企业青年知识工人层和广大回乡农村中学生两座巨大的“潜人才”库,培训好这一代主体劳动力量。科技群团和科技部门应努力活跃中介载体,力求使中介组织多类型、服务形式多样化,在科、工、农、贸之间架起一座座“金桥”,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此外,科技工作者要学会在市场经济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科技传播,以真正促成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学科学、用科技的高度重视。
在谈到加强科普理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时,与会代表认为,比之当前社会对科普的高水准需求,我们目前的科普理论研究工作大大滞后了。理论应该带动实践,对实践起指导作用,探索科普规律,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明确科普对象和目标,对科普工作的开展将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