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阅读
  • 0回复

伏尔加河探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1-26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伏尔加河探源
王宪举
领略过伏尔加河风起云涌、烟波浩淼的宏伟气势,想象中它的源头也该有一番不凡的气派。8月下旬,当我们的车停在“伏尔加河上游村”的木牌旁时,眼前却意外地是一片静谧的小村庄。空气带着草木清香的湿润,农舍与苍翠的林壑相映成趣,站一会儿,顿觉心灵净化。
顺着一条下坡的小路,我们走到伏尔加河源头。
那里有一座由两个并列的柱子构成的木制牌楼,正中悬挂着圣母像,上面是东正教堂的圆顶和十字架。俄罗斯人把母亲河的源头作为最神圣的地方供奉。牌楼左侧的石碑上面刻着这样的话:“伏尔加河源头。从这个伏尔加河上游村的泉源,伟大的伏尔加河开始了它的第一条支流,往下流经弗谢卢格、佩诺和伏尔戈等大大小小的湖泊。伏尔加河全长3690公里。源头为国家所保护。”
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践踏了这块神圣的土地,毁坏了牌楼,却无法消灭江河的源泉,也不能抵挡江河的奔流。现在的牌楼是战后修复的,虽然朴素无华,却令人肃然起敬。我们轻轻地走近牌楼,心中有一股庄严、神圣和崇敬的感受。
走过牌楼,是一潭池水。池的右侧水面上,有一条约10米长的窄木桥栈道,一直通向池水的尽头泉眼——这便是伏尔加河的源头了。人们在泉眼处搭起一座紫红色的漂亮木房(见题图),保护这圣洁的泉水。
潭不大,约20平方米,潭边浓荫蔽岸,如镜的潭面清晰地映出两岸的绿荫与天空的白云,一些枯叶漂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潭水略带红色。据说,很多人来到源头,都要用瓶子带回这微红的水,因为传说这水含有矿物质,可治疗眼疾。
我们努力想找到一股奔涌的泉水,好与那奔腾的伏尔加河相应。但这潭水的四周却不见细流。潭水或者漫流,或者渗漏到沼泽地中,直到几公里以外才形成一条小溪,旁边立着一块小木牌:“伏尔加河”。我们从没想到伏尔加河的源头竟从容得如此令人吃惊!
伟大的欧洲第一大河,俄罗斯的母亲河,正是来自于这样的源头。
伏尔加河源头海拔只有204米,河水缓缓流经广阔的平原。由于地势比较平坦,她没有长江那样的激流险滩,不像黄河那样汹涌澎湃,但是它一路上吞吐百湖,笑纳千川,其中最大的支流是卡马河与奥卡河,最后滔滔入里海。
伏尔加河的流域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平原的1/3强。在这个流域上居住的6450万人,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它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连接波罗的海,通过北德纳维河水系和白海——波罗的海接通白海,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与亚速海和黑海沟通,所以有“五海之河”的美称。
源头对面的山坡,是这带丘陵的最高点。山坡上矗立着一座红砖砌成的修道院。太阳从云层中探出一小截身子,将半个天空照亮,半边林海森森墨绿,半边林海悠悠苍翠。云雾像轻柔的飘带不时透过绿色的森林蒸腾而起,景象变幻无穷,仿佛那静谧的森林中充满着勃勃生机,涌动着无穷的活力。有人说,是林海养育了大河,大河又滋润了森林。我想说,是古老的伏尔加河孕育了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勤劳智慧的俄罗斯民族又改造了伏尔加河及其两岸的面貌,创造了灿烂的俄罗斯文化和艺术。(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