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阅读
  • 0回复

多维时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3-27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多维时空
卞毓方
人在舟里,舟在昆明湖里,昆明湖在雾里。雾里看景,湖心岛、十七孔桥影影绰绰,如白森森的怪兽,知春亭、长廊朦朦胧胧,极目只见淡而又淡的一缕烟痕;雾里看山,万寿山在浓雾之外,香山又在万寿山之外,世界啊更在千山万山之外。雾天,雾水,湖面的漠漠和茫茫遮掩去一切。所有的远眺都在雾空里失落,只剩下想象依然不屈不挠,在狭小的扁舟上振翅独飞。
然而,当手机的铃声一响,你便从适才的封闭状态中解放,千山万水,顷刻变得如此贴近、清晰,世界一下子裸裎在眼前。
“喂,我是老梁,”海南来的电话。“在哪儿?还能在哪儿?海口呀。天气嘛,刚刚下过一场雨,现在又是大太阳。天上有云,是那种很白很亮的云。椰叶上有水珠,风一晃,便又是一场小雨……”
老梁是你大学的校友。想起二十多年前,他分配去通什,给你来的第一封信,是多么的感伤。他说,住处居然还没有电,山民有的竟以蚂蚁为食……;前思后想,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哭了。
而现在,老梁在海口一所中学任校长。他培养的学生,不少已活跃在海南的各条战线。他干得很投入,很有成就感。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亲友,多次劝他出国从商,都被他否决了。他说,今生已离不开这些学子,和这片热土。
于是,随着老梁的叙述,随着邈邈缈缈的无线电波,泻过来,泻过来,那亚热带的阳光,径直流注你的心底。刹那,你扁舟的前方就会出现东郊椰林,火山口,兴隆农场,猴岛,天涯海角;你的肺叶就会享受到清清香香爽爽朗朗甜甜蜜蜜的空气;你的孤独也好烦恼也好都将被豪雨洗过椰风熏过海韵熨过。你畅美无言,潜意识的盆地开满了大朵大朵金黄的奇葩。
你试着要深圳一位朋友的电话。一边按号,一边就在想他的脚步。这是一位在全世界穿梭的角色,他的要诀之一,用你的话讲,就是生活在飞机时空。因此,在同等的时间里,他的效率要比常人高若干倍,或者说,按同等的效率计算,他的寿命要比常人长若干倍。可是,仅仅十年前,他还蛰缩在神农架下,按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远古轨道运行……
电话要通了,空响,没人接。等等,让你想想,他可能在哪儿?前天已从欧洲回来,这会儿说不定去了香港,或者,是正在来北京的途中。啊,他说过这几天要去青海的,他和那儿的一家矿区有合作。于是,你的眼前就出现了铅一样沉重的天空,蜡一样白耸的群山,晃动着他敦实而敏捷的身影。你唯一不愿恭维,却又拿他没奈何的,就是他的电话袭击,一天24小时,时刻都可能有电话找来,最让你挠头的,是夜半惊魂,彼时你正在梦中,在酣黑甜美之境,丁零零地一响,他的信号倏地就过来了,强迫你揉着睡眼又进到另一个时空。
刚刚想到青海,下意识地,你一个电话就过去了。半年前,在公安部门的一次表彰会上,你认识了西宁市的一位干警。通了,是他家里的电话。也是空响,没人听。你这才想起,现在是上午10点,人肯定是在班上。他很忙,即使假日,也很难找到他。年三十晚上,你拨了几次问候的电话,他女儿不都是说,“爸爸还没有回来”的吗。
接着,你一边雾里行舟,一边又与外界自由通话。两个都是对方打来的。一个来自赞皇,那是太行山区的一个小县。月前,你去过那里。李老汉,一位业余通讯员,一个住在山洼里的农民,首先告诉你家里装了电话,说这就等于请进了《封神演义》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然后说他那个在乡镇企业跑销售的小子,最近写了一部长篇,是反映革命老区的大变化的,过两天就给寄来,务必帮助审审,提提修改意见,等等。
另一个来自山东,对方是一个市的头儿,也是一位作家。他说最近看了《秋雨散文》,很有收获,尤其是《苏东坡突围》,尤其是末尾那一段排句:“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沉甸甸的,响噹噹的,让人一下子就沉入百代,彻悟人生。这种火候很难炼到。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你认识作者吗?要是认识,务必替我向他问候。
湖上起风了,凉飕飕的,带着酸鼻的腥气,这是有雨的征兆。你考虑要不要掉转船头,划回岸边。正这时,手机又响了。喂,老沈吗?你现在在哪儿?天安门广场,好家伙,你上城楼了吧?感觉怎么样?中心,站在天安门城楼,任何人都意识到是站在中国的中心。可不是,你也想起了自己,想起那一次陪亲友登上城楼,上面和下面的心态,截然不同。比如在广场穿行,扑面都是挨挨挤挤的行人。在城楼上往下看,入眼竟是空空荡荡,好旷好旷。时空不一,感受各别。就如这一刻,你骋目远望,入眼便不再是朦朦的长堤烟柳,隐隐的亭台楼阁,而是阳光熠熠的天安门广场,广场外的大街,大街上的人流,以及更远更撩人心绪的什么,像地平线之外的关山,像冲出地球的宇宙飞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