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鸡毛蒜皮”不可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1-20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鸡毛蒜皮”不可小视
王国斌
苏北盐城市淮剧团创作演出的地方戏《鸡毛蒜皮》,不久前荣获全国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这出戏中,表现的是一个名叫尤三的村民小组长,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创建“文明组”活动,在解决两户人家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的矛盾中,煞费苦心,巧妙周旋,终使两家握手和好的动人故事。此剧塑造了一个农村最基层干部的艺术形象,乍看反映的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细品却是一部精神文明的好教材。
诚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有的往往就是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骑车不留神碰到他人,晾衣不慎滴水于楼下所晒的棉被上……等等。但这些小摩擦,如果双方各不相让,或没有人从中妥善的调解,有可能就会使矛盾升级,导致人与人、户与户、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紧张,有的甚至酿成恶果,给双方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时下,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喜欢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而我们一些只抓所谓“大事”的基层干部,往往也是不善于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他们眼里,那些小事无关紧要,也不影响自己的政绩。就连机关部门下基层考评,注重的也是经营创收、“班子”建设等情况,而很少看看单位人员素质如何、群众之间的关系怎样。殊不知,人的言行总是受一定的思想所支配。一个人在一些小事上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他的思想境界和基本素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一个人没有做好小事的起码素质,要做好大事也是不可能的。相应地说,如果我们大家在小事上都做不到或处理不好,比如说公共场所不讲卫生,同志之间漠不关心,乘车、购物争先恐后等等,那么,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有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细究起来并不小,它同样事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
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突出强调了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对诸如夫妻和睦、勤俭持家、乡规民约等过去看上去的“小事”都作了具体要求,这充分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抓起的重要性。愿有千千万万个尤三式的基层干部,腾出手来抓一抓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着力教育,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也愿社会上人人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前从容大度,建立起文明、健康、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