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让“示范窗口”更明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27
第1版(要闻)
专栏:“窗口行业”示范单位优质服务追踪报道

  让“示范窗口”更明亮
本报评论员
去年11月,本报报道了铁路、民航、交通、建设、邮电、内贸、金融、卫生、电力、公安等十大“窗口行业”向全社会作出的“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的承诺,并且公布了他们确定的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的名单。两个月过去了,这一项活动开展得怎么样呢?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从今天起将连续予以报道。
据记者了解,各个“窗口行业”的领导机关,对这项创建文明行业的活动高度重视,抓得很紧,有计划,有部署,有督促,有检查。这些“示范窗口”,原来绝大多数基础就比较好,是本系统的先进集体,被确定为“示范窗口”后,干部和职工很受鼓舞,纷纷议形势,找差距,定措施,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带动了整个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事实表明,这些行业和“示范窗口”对学习贯彻六中全会《决议》精神非常认真、非常严肃,不是停留在开开会、表表态上,而是真正在落实上下功夫;对向全社会作出的承诺非常郑重、非常负责,不是订出若干漂亮的条文就完了,而是真正见诸行动。“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示范窗口”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有益经验。
当然,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示范窗口”,并不是尽善尽美,还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即使是做得好的地方,也需要不断巩固提高。至于把“示范窗口”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全行业推广开来,蔚成风气,更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良好的开端,只是昭示了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美好前景,激励人们奋发向前。
在这次追踪采访中,本报和兄弟新闻单位的不少记者,不亮牌子、不提条件、不怕困难,以普通旅客、顾客、用户的身份出现,深入采访,了解到许多真情实况,使报道生动具体、有情有景、亲切感人。近日,新闻界刚刚开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电视电话会议,公布了“示范单位”的名单。这次采访报道活动可以看作是新闻界履行自己向社会承诺实际行动的第一步。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全国各族人民喜气洋洋。许多“窗口行业”也进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日。“来的都是客”,“招待十六方”。让我们以自己优质的服务,换来千千万万张舒心的笑脸,把祖国的春天装扮得更美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