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阅读
  • 0回复

知牛画牛——观汪观清《牛年画牛》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5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

  知牛画牛
——观汪观清《牛年画牛》展
吴兴人
汪先生的《牛年画牛》展最近在上海图书馆新馆大厅揭幕。展出的60幅作品中,有40幅是牛。牛是勤劳的象征,牛又是中华儿女诚挚朴实、积极进取精神的写照。汪观清的牛画神态种种,皆栩栩如生:或耕耘、或奔走、或嬉水、或进食、或角牴、或舐犊、或依偎……无不笔墨酣畅,牛气冲天,大获行家好评。
汪先生对牛情有独钟始于“文革”初期。其时他被关入“牛棚”,后又被发落至“干校”,自己成了“牛”,常与牛相伴。见牛终日碌碌,牛眼惶惶,夜来汪观清与牛对视,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认同之感。70年代初,汪观清又赴安徽练江牧场养牛二年,兼辅导业余爱好者作画,对水牛、黄牛、乳牛的生活习性作了进一步的观察、琢磨,对牛的各种喜、怒、哀、乐的神态,均烂熟于心,于是萌生画牛之想。当时山水、人物画均为“禁区”,画“孺子牛”则可免遭非议,即使不允发表,画家也有了艺术想象驰骋的天地。汪先生试作数幅,厚积薄发,一气呵成。而后一发不可收,计作500余幅,熟又生巧。
“四害”既除,汪观清的牛画如野牛脱缰,奔突而出。1985年在深圳首次举办“丑年画牛”个展,颇受世人瞩目。此次在沪展出的《百牛图》画了99条神态各异、气韵生动的壮牛,显示了汪先生独到的艺术匠心和扎实的国画功底。另一幅傲然屹立的老牛图,曾获得30位知名人士的赞赏,周谷城、俞平伯、王昆仑、王遽常、苏步青、顾廷龙、周汝昌等诸公题词作诗,盛赞此画“回首似知音”。
汪观清先生对我说,牛在一年四季,姿态各异。春牛自在蹦跳,有示爱;夏牛在劳作之余,把浮水作为一种愉快的休息;秋牛疲惫,筋骨毕露,老牛舐犊,姿态可掬;冬牛伏地,进食甚少,多作依偎之态。汪先生说,他因为爱牛怜牛,很少作艰辛劳作的牛画,而多作消闲、角牴嬉水、神态自若、体现舐犊之情的牛图,这样心情舒坦些。汪先生的另一幅名作《江岸依偎》,画了两条老牛相依,作耸肩抵尾之态,画的上方有著名画家黄苗子录唐代陆龟蒙诗曰:“江草萋萋正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耸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在。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此画对两条艰辛了大半年的老牛,难得相依休闲的神态,作了精细的描绘。画牛之作,透出画家对人生甘苦的回味,值得细品。
有位观众在赏《百牛图》时,细数画中的牛,数来数去只有99条,问汪观清是否漏掉了一条。汪观清指指自己说:“我也算一条呢!”他在另一幅《病牛休息图》中题诗曰:“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夕阳。”画家自号“耕莘堂主”,又是以老牛自况。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