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阅读
  • 0回复

一定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七论学习《悼词》继承遗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8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定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七论学习《悼词》继承遗志
本报评论员
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文明的关系,要求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继承小平同志遗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选择社会主义制度,不但是为了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平。精神文明不好,社会风气坏了,即使经济成功,也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而且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而这一切都要通过人,通过我们的干部群众来实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塑造人的灵魂、品格和能力,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小平同志强调要培养“四有”新人,强调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强调发扬革命加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一切困难的精神,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小平同志说,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尤其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市场的弱点和消极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当中来;对外开放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成果,但是,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也会乘机而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吸收和借鉴国外其他国家包括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更有成效地推动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又要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警惕,增强辨别力,抵制有害的东西。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孤立地进行,不能离开物质文明的建设。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两个文明的关系,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其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的活动蓬蓬勃勃,对于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决议》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一定要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教导,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继承优良传统而又体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