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面对买方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9
第1版(要闻)
专栏: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就走出了“短缺经济”的阴影,出现了市场商品空前丰富的喜人景象。变化了的市场,给经济工作和工商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买方市场……
本报记者潘岗
作为消费者,是空前的扬眉吐气;作为经营者,又感到空前的压力。两种角色感觉上反差的背后是:买方市场到来了
许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如今做一个消费者是空前的扬眉吐气。可不是吗,当你光顾店铺,哪家货架上不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当你选购商品,谁个不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逢年过节,几乎家家商店挂起“优惠让利”牌……至于多年盼望而一直未能实行的敞开售货、送货上门,如今已不再新鲜,过去闻所未闻的“无风险购物”、“终身保修”,也在许多地方风行开来。
许多人也有这样的感觉,如今做一个生产经营者,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可不是吗,票子越来越不好挣了。过去一种产品就可卖个几年几十年,如今一年半载没有新产品就日子难过;过去只要开门就有生意,如今降价送货上门消费者还不一定领情。
消费者回到企业就是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经营者两种角色在感觉上形成了强烈反差。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商品市场进一步丰盈,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供应,已满足或超过了市场需求。也就是说,现在我国的商品市场已摆脱了“短缺经济”的特征,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
据国内贸易部等单位对609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排队分析,今年上半年,市场供不应求的商品只有32种,占5.3%,大部分是农副土特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545种,占89.4%;供过于求的商品32种,占5.3%。在443种工业消费品中,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均为供过于求和供求基本平衡。
一些商品已出现积压之势。据有关资料,目前手表积压不少于1000万只;称雄全球的自行车行业,产量去年达4000万辆,而当年销量仅有2800万辆;全国摩托车生产去年达到900万辆,比上年增加120万辆左右,而年底库存积压也在百万辆上下;电冰箱目前全国已达到年产1600万台的能力,而去年实际销售只有800万台。据对全国38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统计,到去年11月底,产成品占压达5430亿元,比年初增加800亿元。
从去年起,众多工商企业为了稳定和扩大市场份额,不约而同亮起了打折降价的招牌。从彩电、空调到汽车、摩托车,从洗衣粉、牙膏到服装、饰品,无不加入以牺牲利润换取市场份额的行列。
买方市场的出现是历史性进步。市场取向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短短十几年,我们就走出了“短缺经济”的阴影
买方市场来之不易。
城市居民不会忘记,在商品匮乏的那个年代,日常生活是多么不易: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几乎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而即使有票,也不一定随时都能买到所需商品。
农村居民更不会忘记,那时的日子是多么艰难:许多地方没电不说,点煤油灯还得整天为买不到煤油犯愁;烧柴做饭吧,不得不为买火柴四处奔波。
经济计划部门的领导更不会忘记,那时为了维持居民的基本生活,是怎样“费尽心机”。一位曾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老同志就多次感叹:那时他在计委的工作,主要就是忙于救急“补窟窿”——今天,上海电厂煤炭告急,他就赶紧将运西南的煤“拦”一车给上海;明天广州粮食供应要断档,赶紧再“拦”点大米去广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带领全国人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目前我国除少数重要商品外,绝大部分商品均已实现市场化。到1993年底,在工业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中,国家定价销售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00%下降到13.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家定价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97%下降到4.8%;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国家定购价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96%下降到10.4%。从总体上讲,全国已有90%以上的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直接调节,价格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了信号作用。联产承包责任制、多种所有制并存和企业改革,又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加之对外开放,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就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产品生产能力迅速扩大。
短缺,曾被人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可是改革开放短短18年,我们就走出了短缺的阴影,就出现了市场商品空前丰富的喜人景象,这确实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然而,这不就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奔社会主义的初衷吗!这不正是中国老百姓世世代代期盼的吗!
东西多了,但只是相对的多。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容量,将会促进生产的更大发展
买方市场的到来,意味着市场上的东西多了。但这种多只是一种相对“过剩”。说多,是相对于现在市场容量的有限,是相对于居民现有的消费结构,而不是绝对过剩。
我国有12亿人口,是个大市场,市场潜力巨大,但潜力还需进一步开发,而现实的市场容量还很有限。许多东西从总量上看是不少,可是一“人均”就少了。比如,去年我国钢产量达到1亿吨,比改革开放前的3000万吨增加了近2倍。但如果用12亿人口平均,现在钢的人均占有量也不过830公斤。去年全国苹果产量达到1500万吨,比1994年增加了460万吨,市场上一时价跌滞销,似乎多得不得了。但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世界人均占有果品量为60公斤,而我国仅为35公斤;世界水果消费的趋势是吃原果的比例越来越少,只占水果消费的20%,而我国主要靠的原果消费,1995年全国加工果汁使用的苹果仅61.19万吨,只占总产量的4.4%。
市场容量有限,主要是城乡居民购买力还不高,特别是农村居民购买力低。以家电产品为例,目前虽然大城市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普及率达80%以上,相对饱和,而农村的洗衣机、电冰箱普及率仅在5—20%之间。我国衬衫目前年产量达到20亿件,除去出口,还有大量积压。其实,只要农民购买力上去了,这些衬衫即使全在国内销售,全国男性公民每人也不过四件,而美国年人均消费衬衫15—20件。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1%,但去年全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左右,与其人口所占比例很不相称。
改革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到1996年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38500亿元,是1978年末的182倍,但如果用12亿人口平均,每人仅有3200元。而据对部分省市城市居民家庭的调查,居民存钱多数是为了未来支付子女教育费用、治病费用和养老费用。居民自己认为这三项费用所需要的资金,占居民已有储蓄存款的60%以上。
此外,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孕育着新的变化。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领头羊”。比如,60年代初的“高级点心高级糖”,70年代的“三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而进入90年代后,到现在还没有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容量的扩大。另外,一些产品不适销对路,也难免造成积压。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潜力的市场,要不就不会有那么多外商看好中国市场;我国市场又是一个很不对称的市场,因为各种原因,农民收入只是近两年增长稍快,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依然较大。一种说法似乎不无道理:如果我们采取措施,调整收入结构,增强农民购买力,并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农村市场一旦激活,其潜力不可估量——那时,至少在轻工产品领域,现在的“长线”就会变成“短线”。
也要看到,我们现在的买方市场还仅仅是初步的,一些商品的供给基础并不十分牢固,特别是农业基础脆弱。面对买方市场,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
发展是硬道理。加快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购买力,调整消费结构,不仅可以激活市场,扩展市场容量,减少积压,还可充分安排就业,保持社会稳定。而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和市场的活跃,又必然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买方市场的出现,使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得以充分暴露。面对变化了的市场,转变观念,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已成当务之急
买方市场无疑会对消费者带来极大的益处。因为在买方市场形势下,消费者不但能有余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而且能够享受到低廉的价格和满意的服务。但对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却意味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为在买方市场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仅受资源的约束,更受到来自市场的约束,加上消费者选择性的增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们在短缺经济下搞生产经营,产品供不应求,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很难表现出来。买方市场的出现,使企业习惯于靠数量扩张的传统经营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同时也使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复建设、经济结构失衡、企业生产规模狭小等问题得以充分暴露。
据一份报告称,到1995年,我国有20个省市生产电视机,有20个省生产洗衣机,23个省生产电冰箱。122家汽车制造厂,分布在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据测算,中部和东部发达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率为93.5%,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3%。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不协调、不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及趋同化产业结构,到现在仍在不同程度发展。据统计,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将电子作为支柱产业的省、市、区依然有24个,汽车有22个,机械、化工各16个,冶金为14个。
与重复建设相伴的是,大企业过少,小企业过多,丧失了规模经济效益。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3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超过了发达国家全部汽车厂的总和,但年产能力只有145万辆,还不及日本丰田汽车产量的1/4;去年我国钢产量突破亿吨大关,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但由于我国有1700多个钢铁企业,平均每个企业产钢仅5.4万吨,也就是说,我国钢铁企业占世界总量的1/3,而钢产量却只是世界的1/10;我国炼油企业116家,平均生产规模167万吨,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差异很大。这种结构雷同化使社会减少了合理分工的效益。企业小、散,集中度过低,意味着规模不经济,这在市场商品总量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竞争力必然受到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而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所以,面对买方市场下出现的严峻形势,企业只有走集约发展和规模发展的路子,及时调整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方能增强抗击市场风浪的能力;而作为各地政府部门,则必须转变观念,按照国家经济整体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根据自身条件,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买方市场为及时调整结构提供了必要的市场环境。宏观调控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维护市场秩序来促进结构优化
从理论上说,买方市场的出现,必然会使企业对及时调整结构产生迫切要求。但是,因为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导致地方政府事实上成为市场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都选择价高、税重的产品上马,造成盲目引进,重复建设。可见,在调整和优化结构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又要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有关专家建议,政府应通过制定全国重点行业生产力布局的产业政策,引导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此建议可谓“既快捷又实用”。因为尽管目前国家已有产业政策,但各地一哄而上仍然十分严重,对此如得不到及时的宏观调控,将可能出现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的新一轮重复建设,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调积重难返。
也有专家建议,要加快投资体制的改革,坚决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此说可谓“切中时弊”。我国在投资问题上,何以结构总不合理,效益总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投资失误的责任无人承担。
还有专家建议,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是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多、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而这些产业和产品要得以发展,不仅要有综合性配套措施来引导和推进,还要防止新一轮以加强支柱产业为特征的重复建设。这显然也是单个企业无能为力的。
当然,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要转变观念。因为目前这种不合理经济结构的存在,尽管根本原因是体制上的障碍,但就其深层次看,却是与人们存在的“万事不求人”的自然经济观念密切相关。正像一位专家所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除了要有市场观念、效益观念,还要树立全局观念、全国观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