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阅读
  • 0回复

日本情人节断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1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日本情人节断想
李彦春
日本人承袭西方文明,过2月14日的情人节已有历史。按英语的发音,日语称“瓦伦丁”。2月14日前一周,大小百货店门口设货架,专盛巧克力,其营销攻势逼人。一进店,甜美的导购说着甜言蜜语,并请你试尝巧克力之甜蜜。尝后,顾客不由不掷金。“总有一盒适合你”,这广告词谦逊了,论工艺,盒盒上乘,论口味,应有尽有,内容与包装精美得让人眼里生花。
在货架前浏览者多为年轻人。按日本惯例,2月14日,女人送男人巧克力;3月14日,男人回送。回送,非西方传入,乃日本特色。另一特点是转化为一种人际礼仪巧克力,即非情人关系者间的礼尚往来。如,同一办公室、班级的男女,2月14日、3月14日一概同享心形图案的“甜蜜”,其中,有特别暗示者,那得在办公室、教室之外私赠。
2月14日这一天,日语课女教师分发给女同学每人两颗巧克力,给四个男生则是一精美盒子。
3月14日的回送,礼仪巧克力的产生,与日本社会成熟的集团内协作意识有关。不突出个人、集体观念强是日本国民性之一。放眼街衢,便有证据。去年,男女老少,头顶茶色头发穿街过巷,其数量直追本色黑发。今冬,中学生中流行长筒棉织白袜子,就见车站里白腿疾行,疑为校服。日本少女从背后看,无甚区别:双肩包、甩臂、黑或茶色短羽绒服、瘦长斜裙或短裙配高筒靴。如果路遇一样颜色、款式的服装,那便是流行之物了。日本人写汉字,一笔一划,规矩方正。中国人的连笔字甚是罕见。从笔迹上辨,难分男人刚劲、女人纤柔之别,更谈不上风格,仿佛出自一幅拓本。圆形字体居多,据说,圆体曾是流行体,现余风仍盛。
今年1月21日早间社会新闻的一则报道,是对日本国民性的又一注脚。说的是横滨青叶区某建筑公司盖了一幢粉红色住宅楼。该楼在周围暗色建筑群中如横空出世,亮丽凸显,引起附近居民强烈反对。反对理由:与周围建筑不协调。用词多为“可怕、吓一跳、不舒服、不喜欢……”结果是居民诉诸法律,要求建筑公司改涂成他们能接受的颜色。采访记者把此事称为“景观纷争”。
日本文化学者梅棹忠夫说:“日本不需要天才,不喜标新立异。日本的优势在于集团内严密的序列规则和组织方式。日本往往把民族的思想和创造,依靠严密组织起来的集团和严密组织起来的程序进行最合理的组合。一个没经过严格集团规则训练的膨胀的天才,在日本将是多余的人。”
在西方只为情人专设的情人节,在日本则成社会、集团中公众节日,每个人均享用甜蜜祝福。没有特殊,表面上看大家一致,这便是浅窥日本之一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