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9阅读
  • 0回复

边防军人的骄傲——记黑龙江珍宝岛边防团长赵勇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7-28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

  边防军人的骄傲
——记黑龙江珍宝岛边防团长赵勇成
新华社记者张宝印
在祖国北疆珍宝岛地区,有这样一位铁心戍边、默默奉献的边防军人。他舍小家,为大家;艰苦奋战,习武强边;体贴士兵,胜似兄长。他就是被沈阳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领导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的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团长赵勇成。
1993年赵勇成从小兴安岭来到珍宝岛任边防团长。这是一个先进团,锦旗挂满了会议室。巡视一圈,他那炯炯的目光立即从这辉煌的功绩中找到了空白点:唯一缺少的是军事训练上过得硬的荣誉。
赵勇成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部队军事素质上。风雪严寒中,45公里的野营拉练,他和官兵野外7天7夜,练就过硬本领。4年里,他在边防巡逻、执勤、训练、勘察走出了两个“两万五”。苦不苦?他说为边境安宁再苦也值!
几年来,赵勇成还写出20多万字的军事笔记,撰写了10余篇边防军事论文,与机关干部编写了10多个边防训练科目的教案。在他的带领下,全团官兵军事素质不断提高,连续4年被沈阳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团。
“苦了谁,也不能苦了边防战士。”赵勇成许下承诺。
1993年春,刚上任不久的赵勇成和政委带领机关干部开垦机关附近的一块荒坡地,挖树根、捡石头,19亩荒地变成了菜园。他把机关的菜园作为服务连队的试验田,南菜北长,洋菜中种,为连队种菜做示范,使全团自产夏菜、秋菜百万公斤。
一流的业绩,来自一流的工作标准。赵勇成在后勤保障中有个习惯:抓不好就先拆自己的台;抓上了就不能撒手,让“战士打收条”。连队生产地大多数是山地,春耕大忙,战士们背种子、扛犁杖、爬山坡、越沟壑。赵勇成请示上级,为每个连队购买一台小四轮拖拉机,春耕实现了机械化。大豆丰收了,他又提议为每个连队配发了豆浆机,让战士吃上可口的豆浆和豆腐。
当团里实现钱粮双节,夏秋菜自给以后,赵勇成又督促后勤部门抓好冬储冬藏。战士们在写给他的新春贺年卡上,称赞团里的两业生产是:“南菜北菜连队冬夏有菜,种豆得豆连队饭菜有豆;山鸡家鸡连队锅里有鸡,猪肉鱼肉战士碗里有肉。”
零星栽的果树在当地并不少见,一下子建两三个大果园成了当地人议论的话题。1000棵樱桃树、1000棵太平果树,还有梨树、李子树等先后根扎军营。有条件的连队哨所建起了规模不等的果园。全团数万株果树长势喜人,多数已开花结果。如今的珍宝岛连队哨所,春有青(大棚种菜),冬有鲜(温室蔬菜),夏有鱼(养鱼池),秋有果(果园),团里连续4年被沈阳军区评为后勤建设先进团。
赵勇成,边防线上竞风流,成为边防军人的骄傲。在一次俄罗斯边防军节上,作为中方边防副代表的赵勇成与俄边防军人欢聚一堂,共庆节日。在参观俄边防哨所的训练基地时,俄军边防代表提议两军边防军人比比武,为节日助兴。说话间两名俄边防军人抬来一个小箱子,盒盖打开亮出了5种不同型号的长短枪。
第一轮是打50米侧面跑步靶,赵勇成以3∶2获胜。
第二轮打50米正面隐现跑步靶,两人都全部击中。
最后一轮精度射击,这是一场军人真功夫和“看家本事”的较量。随着“叭叭”的射击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最后一枪结束,几名俄军官跑到靶前异口同声地说:“哈拉绍”、“欧钦、哈拉绍”(好!非常好!)。两张靶纸上出现了两个奇特的数字。赵勇成打出7个10环3个9环,俄方副代表打出3个10环7个9环。在一阵掌声中,俄军官竖起大拇指说:“你是边防军人的骄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