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奥尔布赖特首访中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09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奥尔布赖特首访中东
本报驻美国记者李云飞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上任7个多月后,终于踏访中东。从本月9日起,她将先后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约旦和埃及。她的首次中东之行之所以姗姗来迟,主要是因为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北约东扩,另外她也不打算使自己对中东地区的访问像前任克里斯托弗那样频繁。因此,每当被问及何时出访中东时,她的发言人总是回答:“只要时机合适就去。”现在,她的行程终于定下来了,但那里的形势却未可乐观,中东和平进程正面临严重挫折。
近日,耶路撒冷再度发生炸弹爆炸事件,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军事行动中遭到重大伤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由于巴勒斯坦方面打击恐怖活动不力,他将不再把约旦河西岸的土地归还巴勒斯坦;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则提醒美国注意,以色列方面正以安全问题为借口企图破坏整个和平进程。中东局势呈现急剧恶化态势。
起伏不定的中东局势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美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考虑,也力图在奥斯陆协议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今年年初,以巴就以军撤出希伯伦问题达成协议,以色列还释放了30名被关押的巴勒斯坦妇女,以巴关系明显改善,中东和平进程得以继续推进。接着,2月中旬,内塔尼亚胡访美。可是,就在他回去后没几天,2月17日以色列政府便决定在东耶路撒冷修建新的犹太人定居点,引起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巴以关系再度紧张。此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约旦国王侯赛因相继访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再度赴美。但是巴以之间的紧张局势却未能有所缓解。半年多来,尽管奥尔布赖特本人尚未踏足中东,但她的中东问题协调人罗斯却是不停地在那里穿梭。总体来看,美国在中东的外交斡旋收效甚微。
7月底,耶路撒冷发生两起爆炸事件,以色列方面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巴以关系急转直下。为了打破僵局,8月6日,奥尔布赖特在华盛顿提出一项解决中东问题的新设想,即在以奥斯陆协议为基础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应直接进入最后阶段的谈判。最后阶段的谈判包括建立巴勒斯坦国、划分巴以边界和确定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三个主要问题。这就好像在外围久攻不下时力图从中心突破。此间舆论认为,这个设想实行起来难度更大。
巴以争端由来已久,各方矛盾错综复杂。人们记得,克里斯托弗在担任国务卿的4年里曾去过中东21次。奥尔布赖特此行则正值奥斯陆协议达成4周年。她能否在这次访问中解开中东这难解的结,人们也不会期望过高。连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鲁宾也说:她不是“魔术师”。(本报华盛顿9月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