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阅读
  • 0回复

姜春云在北京郊区考察时指出狠抓“开源节流”确保首都供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14
第2版(经济)
专栏:

  姜春云在北京郊区考察时指出
狠抓“开源节流”确保首都供水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苏会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日前在北京郊区考察农业和水利工作时强调,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行节水技术,狠抓“开源节流”,确保首都城乡供水,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姜春云副总理先后察看了顺义县南法信乡小麦喷灌、密云县太师屯镇“水利富民”工程和北京市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密云水库加固及供水情况。在南法信乡的大片麦田边,姜春云向县委书记赵义、县长孙政才询问了小麦生长和喷灌设施建设情况。当听到这个县60万亩农田全部采用了喷灌节水技术,农业连年丰收;由于在潮白河建起了12座橡胶坝层层拦截河水,使地下水位每年回升30厘米时,他高兴地说,这种做法很好。你们一手抓节水灌溉,一手抓拦截河水补充地下水,这非常好,既保证农业增产,又有利于用水的良性循环。在太师屯镇察看“水利富民”工程时,密云县委书记孟秀琴、县长张连印汇报了这个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治理、分户承包的办法来开发荒山、引水灌溉、优化生态、整治土地46万亩,其中新增耕地26万亩。姜春云听后指出,这项工程对改变山区面貌、脱贫致富很有意义。强调要坚持和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延长土地承包期,实行小型水利工程“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农业和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密云水库担负着向北京大部分工商企业、街道居民供水和部分农业用水的任务,每年向北京输送水量达6亿多立方米,成为城乡人民的“生命线”。姜春云对密云水库的管理十分关心。在白河主坝和走马庄附坝上,他听取了北京市水利局负责人关于水库蓄水、向首都供水情况的汇报,察看了大坝加固情况。他称赞水库的管理工作做得好,强调一定要保护好北京这一主要水源,尽快采取根治措施,消除水库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和向首都供水的正常运行。
姜春云在听取北京市有关农业和水利建设情况的汇报后,对北京的农业、水利建设,特别是节水灌溉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北京市抓农业和农田水利建设,决心大,路子正,政策好,成效显著。今年遇到几十年罕见的大旱,农业仍然夺得丰收,粮食产量比上一年还有所增长,这是难能可贵的,得益于水利和节水灌溉。
据介绍,到1996年底,北京市郊区共603万亩耕地,已发展节水灌溉330万亩,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68%,其中喷灌面积18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9%。姜春云说,北京市的经验和做法很好,要继续巩固扩大水利建设、节水灌溉的成果。他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水利建设、节水技术推广进程。要坚持以节水灌溉重点县建设为龙头,推进山区节水区域的扩大,搞好平原高产示范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增产增收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姜春云指出,由于严重干旱,北京水库来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尽管目前和今后一两年供水有保证,但是从长计议,如果今后几年仍然干旱少雨,就存在着发生水荒的隐患。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他强调要增强全社会的水患意识,既要有防洪的准备,更要加大抗旱的力度,千方百计解决干旱缺水问题。要广辟水源,多搞一些“短平快”的农田水利工程,努力把天上降的水集蓄起来,把流失的水拦截起来,把地下水适度开发出来,把污染的水处理好,尽可能增加有效供水量。同时,要采取严格的节水措施,农业要加紧改变“大水漫灌”的习惯,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工业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城市生活用水也要尽量节省。要着力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市。
姜春云最后强调,现在正值小麦越冬管理的关键时期,各地要针对今年大部麦田干旱缺墒这一特点,切实抓好以抗旱保苗为重点的田间管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参加了考察。钮茂生、陈耀邦、白志健、岳福洪、金立群等陪同考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