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黑龙江:农业深度开发做出大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13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得意之笔”

  黑龙江:农业深度开发做出大文章
编辑点评
这篇报道描绘的是黑土地上的生动画卷。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黑龙江省咬定“大农业”的青山不放松,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使得产业开发、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尽所长。
守着土地的人,深知索取与给予的辩证关系,而农业的深度开发正孕育着自然辩证法的精髓。“棒打狍子瓢舀鱼”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面前,我们曾有过失误,黑龙江汲取了前人的经验与教训,选择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成熟的标志,也是清醒的标志。“大”农业,“强”农业,最重要的是“长”农业。如果不能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任何“大”和“强”都是短命的。他们的这一认识是很深刻的。
本报哈尔滨12月12日电记者董伟报道:不久前,在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十年成果展上,许多领导、专家和普通观众为黑龙江省农业开发的宏大气魄所折服。今年,黑龙江虽遇特大旱灾,但粮食没有减产,农民的收入没有降低,这不能不归功于农业深度开发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效益。
农业开发在黑龙江是一个恒久的话题。这里的农业深度开发,已不仅仅局限于土地。记者接触了农口的许多人,发现大农业的观点已经扎根于他们之中。在大农业的麾下,农副牧产业、农村经济、生态农业以及科技全面发展,由此成为建设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
为改进传统的耕作方式,10年来,该省共投入开发资金36.02亿元,在13个市地的79个县市区和102个国营农场中,先后立项903个(其中土地治理项目497个,多种经营、科技推广等专项406个),共改造中低产田2192万亩,开垦宜农荒地410万亩,植树造林292万亩,改良草原253万亩,共动用土石方5.24亿立方米,如按高、宽、长各1米计算,可绕地球赤道10圈以上。该省农业开发办的同志自豪地对记者说,这种以科学措施为根本、以法制化管理为手段、以综合投入为保障的现代意义的农业开发,已使黑龙江省的粮豆薯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00亿公斤左右。
进入90年代,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先后登上200亿公斤、250亿公斤、300亿公斤三个新台阶。省里的决策者们认为,黑龙江农业已进入大规模商品生产阶段,农产品大量剩余,尽快促进粮食的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已成为农业深度开发刻不容缓的新课题。省里提出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强县来实现强省的目标。双城市就是在这期间实现经济大跨越的。现在,该市的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45%,农民每天卖鲜奶的收入就有100万元。
随着县域经济的增强,黑龙江省又适时提出农村经济产业化的目标,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贸、工、农一体化形式,使农村经济在市场中真正强起来。该省的绥化地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牧业重点建设大区,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比较早,目前已形成了金玉集团、乳品集团、亚麻集团、大豆集团等20个龙头企业。其中的金玉集团,年加工玉米就达47万吨,是同行业中数得上的世界级企业。不久前,省里又在酝酿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思路,意在以此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今日的北大荒,不但稻谷飘香,而且牛羊满圈,生猪由销区变成了产区,人均占有鲜奶是全国的9倍。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去年仅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加工行业就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利税23.75亿元。今年,该省的100家省级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将比去年分别增长22%和20%。
深度开发已使农业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成绩面前,省里的领导们很清醒:“大”农业、“强”农业,最重要的是“长”农业。不能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任何“大”和“强”都是短命的。还是在80年代后期,黑龙江省的一些地区就已经开始搞生态农业建设,木兰县的退耕还林、还牧、还渔,方正县的利用小塘坝构筑生态防线,甘南县的高起点大规模节水灌溉旱作农业,以及拜泉县的生态农业建设,都卓有成效。拜泉县的生态农业建设被专家评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黑龙江省的后备土地资源都处在完全生态区,耕地中的1/4接近生态区。对一些仍受到缺水、沙化、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威胁的耕地,该省采取了保护性措施,仅齐齐哈尔市所属县每年春季砂压造成毁、补种面积就达200万亩以上。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该省正在实施一个绿化黑龙江大地、推广节水灌溉的旱作农业,以及分片治理草原和科学开荒的庞大计划。在总延长21万公里的农田林网基础上,再搞一个“三年绿化工程”,立志把一个林荫庇护的黑龙江农业推向新世纪,让“北大荒”永远牛肥羊壮、粮食满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