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甘肃:全面兴农有余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6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得意之笔”

  甘肃:全面兴农有余粮
编辑点评
“瞰于野,惟稼穑艰难如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农业的感叹至今仍会引起我们的共鸣。甘肃地处我国的西北部,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农业生产比全国很多地方更为艰苦,但是,看了近日记者发回的这篇报道,我们对甘肃农业的发展却充满信心。
甘肃在汉唐时代曾以河西走廊的开发和丝绸之路的兴盛而繁荣一时。到了近代,开始萧条。30年代,我国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到甘肃一带采访,对那里经济的凋敝、人民的贫困,有过入木三分的描写,给社会以相当的震动。今天,改革开放给那里带来的生机,与当年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针对干旱而采取的措施,集雨与引水并重,滴灌与渗灌结合,使那里的传统农业开始使用现代技术,并有政策、投入等作保证,因而出现了“发展最快的是农业,变化最大的是农村,得实惠最多的是农民”的局面。应当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这是甘肃人民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本报兰州12月5日电记者李战吉、陈伟光报道:在党的十四大以来的5年中,甘肃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全省“发展最快的是农业,变化最大的是农村,得实惠最多的是农民”,这一点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同。
甘肃是农业大省,共有耕地5200多万亩,其中山、旱地占70%以上。长期以来,干旱制约着经济发展,曾经是有名的缺粮省。据介绍,60年代全省粮食购销缺口13亿公斤,至80年代高达32亿公斤。进入90年代,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平均每年节余粮食2亿公斤。过去每年要调入5亿公斤左右粮食,最多时一年调入6亿公斤。以前每遇灾荒年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农民扒火车外出讨饭。最近几年连年干旱,1995年发生了60年不遇的大旱,今年一些地区的旱情比1995年还严重,受灾面积达1800万亩,部分县乡减产超过五成,却没有人外出逃荒,更没有饿死一个人。不少农民感叹说,是改革开放、大抓农业使我们种上“舒心地”,有了“救命粮”。
几年来,他们坚持把有限的财政收入用在发展农业上,除了下力用好中央给河西、定西的“两西”发展拨款外,还千方百计加大农业投入。地方财政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业,每年仅投入改变农业基本条件的资金就在6亿元以上,去年新增各类农业资金近11亿元。
甘肃“十年九旱,三年一大旱,年年有小旱”。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兴水、改土、种草种树、改善生产环境,作为发展农业的主攻方向。在国家扶持下,甘肃先后建成引大入秦、景电提灌等40多项骨干水利工程,新增水地340多万亩,水地累计达到1690万亩。各地还大力发展小水利灌溉,灌溉面积已占全省总灌面积的40%以上。1995年大旱时,省委、省政府组织各渠道筹资7000多万元,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在干旱地区每户修一个雨水集流场,打两眼水窖,发展一处庭院经济。至1996年底,全省新建小水窖3万多眼,加固22万多眼,建集流场3716万平方米,解决了以中部地区为主的27万户、131万人、11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广大农民群众誉之为“爱民工程”、“德政工程”。近3年来,又采用打水窖、修水池、筑塘坝、建涝池等办法集蓄雨水,运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扩大农业灌溉面积。仅今年前10个月就发展集雨节灌面积100万亩。与此同时,还以“三北”防护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每年种草350万亩,种树200万亩。近5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4万平方公里,累计治理小流域面积7万平方公里,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甘肃着力搞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培养了一批“双文明示范村”,使基层组织在科教兴农中发挥了带头作用。近年来,全省共培训回乡知青和农民675万人次、农民技术人员10万多人次,每年组织1万名科技人员下乡进行大面积科技承包。从去年开始,全省农村开展了科技推广服务年活动,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良种、节水灌溉、集雨节灌、间复套带、大棚蔬菜等10项农业适用技术。1996年全省种植地膜粮食750多万亩,今年达到874万亩;已建成“双千田”149万亩,吨粮田124万亩。一个“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农业格局正在形成。
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养殖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1996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328亿元,比1992年增加205亿元;粮食总产82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100元,比1992年增加了579元;农村贫困人口已由80年代初的1254万人下降到375万人。今年虽然遭受特大干旱,粮食总产仍可达75亿公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