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阅读
  • 0回复

雪山之巅创大业——西藏军区生产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2-04
第1版(要闻)
专栏:

  雪山之巅创大业
  ——西藏军区生产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纪实
  新华社通讯员 蔡汉银 万元 新华社记者 刘永华 本报记者 宣宇才
  西藏军区生产基地发扬老八路的光荣传统,在世界屋脊艰苦创业,发展高效农业。官兵们在海拔3700多米的拉萨河畔和4300多米的藏北高原,把千亩乱石荒滩变成了西藏“两高一优”的农业示范基地,成为高原农业向“商业化”、“专业化”转变的典范。这一创举不仅为西藏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农副业生产的发展,成为高原军地农业生产的一面旗帜。
  创造西藏高原种植之最
  拉萨以北90公里处的羊八井,以丰富的地热资源闻名于世。这里,丰富的地热温暖着雪山脚下的广袤土地。西藏军区决定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建立大型温室群,以保障边防部队冬季鲜菜的供应,同时为西藏发展蔬菜生产探索道路。
  这是80年代末的一个春天,刚刚组建的西藏军区生产基地的官兵们扛着铁锹、十字镐,头顶蓝天、背靠雪山,在坚冰如铁的雪山上开始了前无古人的创业。
  这里的土质盐碱含量高达63%,官兵们就把盐碱土搬走,从10多公里外背回一筐筐新土。整整两个月,40多名官兵肩挑背扛,把4200多立方米盐碱土搬走,把4200多立方米新土运到这里。接着,官兵们又从20多公里外背来石头,垒起两米高、半米厚的石墙,建了1.29万平方米温室群。为了解决灌溉问题,官兵们翻越雪山,从念青唐古拉山的褶缝里找到清泉,在冻土上凿出一条10公里长、两米深的水渠,将高山雪水引入温室群。
  温室群建起来了,试种蔬菜的攻坚战在雪山之巅打响了。
  战士朱学彬首先分到了一块10平方米的试验地。他把地划分为三块,种了青椒、茄子、黄瓜,可不到一周,菜苗全死了。
  失败面前,朱学彬没有灰心。他用脸盆装土栽苗,反复试验,又在试验地上栽上了3种菜苗。他找来《蔬菜栽培技术百例》认真研读,还给北京农科院蔬菜专家杜武峰写信拜师学艺。按照杜教授的指点,第二年,他在千余平方米的温室里试种豇豆、丝瓜、西瓜、黄豆、冬瓜获得成功。3株西瓜秧结了7个瓜,最大的3.5公斤,最小的2公斤,个个瓤红汁甜。指头粗的豇豆,挂在枝上,最长的72厘米。5株冬瓜秧全部结瓜,最大的7.1公斤,最小的2.8公斤。朱学彬在高原服役3年,填补了高原种菜史上3个空白。
  高原蔬菜种植史上每一项纪录的创造都浸透着基地官兵的智慧和心血。
  “利用羊粪升温法加快种子发芽速度”是老兵胡仕雄的创举。这年冬天特别寒冷,温室群里种下的上万平方米的青椒、茄子种子一直不张嘴,这可是1.2万多平方米温室来年开春播绿的希望啊!
  胡仕雄急得连续5个通宵守候在温床旁。通过观察,他发现温室空中气温虽然保持在13摄氏度左右,但地表气温还是徘徊在零摄氏度上下。气温偏低积温不够是导致种子不发芽的重要原因。怎样加温提高种子发芽的速度?一个难题摆在了胡仕雄的面前。
  胡仕雄突然想到了当“羊倌”时,见到的干羊粪遇水产生热量的事,于是想出了这个土办法。胡仕雄叫来战友帮忙,在8个温床四周挖坑埋羊粪,然后浇水浸泡,使羊粪发酵产生热量。古老的羊粪升温法,救了1.2万多平方米菜苗的命,保证了开春的正常生产。寒冬腊月育苗难从此成了历史。胡仕雄当兵6年,在羊八井成功地育出68种菜苗。他发明的羊粪升温法,至今仍在高原应用。
  西藏军区生产基地的官兵们在海拔4375米的羊八井地热温室和拉萨河畔创造了86个高原奇迹,填补了高原种植史上80多个空白。在官兵种植的蔬菜中,西红柿个重0.81公斤,青椒个重0.45公斤,葡萄株产86公斤,南瓜株产137公斤及个重39公斤。他们培育的21.5公斤一个的萝卜、14.2公斤一个的莲花白和一个4.5公斤的牛心白等,均是我国蔬菜史上所罕见。今天,这些项目已有40多个在全区部队和地方群众中广泛推广。
  1994年7月,李鹏总理对西藏自治区领导说:“如果西藏能早日实现粮油自给,那将是功德无量的事。”总理的话给基地官兵以巨大鼓舞。生产基地的官兵决心勇当领头雁,为雪域高原粮油自给当好开路先锋。
  为了解决玉米抗冻问题,官兵们大胆设想,改变玉米的种植方式和缩短生育期。场长魏建华、技术员李建明、邹利强带领战士肖伟、邓厚文进行试验攻关。他们分别在不同的5个作物区,用盖膜后打孔下种与下种后盖膜的不同种植方式进行比较。最后确定采用下种后盖膜的种植方式,使玉米提前3至5天发芽出土,从而保证了玉米有足够的灌浆时间,达到了所需积温的要求。
  随后,技术员李建明、黄小平又同官兵们研究起玉米株数与产量增减的关系。他们根据高寒地区玉米生长规律,以每亩4000至5000株丰产模式化栽培,创下玉米每亩超千斤的高原纪录,有的还突破全国主产区产量。其中,E—11玉米亩产达728公斤,创造了西藏高原玉米产量之最。
  探索高效农业经济模式
  90年代初,官兵们打响了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战斗。他们首先来到附近的达孜县蔡公堂乡进行玉米和大豆的推广。基地主任杨胜海、协理员刘洪元带领8名官兵,到乡里租了1亩地,一半种玉米,一半种大豆。翻地、施肥、播种,青苗长出来了,群众投来的却是怀疑的目光。玉米和黄豆角成熟了,战士们用汽车拉到拉萨农贸市场去卖,随便带上了看热闹的8名群众。一天下来,半亩玉米棒和半亩豆角共卖了2450元。这一下群众心服了。
  第二年开春,蔡公堂乡到基地求购玉米和大豆种的群众多达100多户。
  这一“炮”打响后,杨胜海、刘洪元被请到乡里作报告。他俩一个介绍种玉米,一个介绍种油菜。报告像重锤敲击着每一位与会藏族同胞的心:部队生产基地1亩玉米的经济收入是群众3亩青稞收入的总和。
  乡长洛桑强巴向乡亲们大声疾呼:咱蔡公堂乡人不该停留在过去的生产方式上,应该向西藏军区生产基地学习。报告一结束,群众就跑到基地求玉米种子。
  杨胜海把乡亲们带到基地的玉米、黄豆、油菜示范区参观,农场场长魏建华和农技员黄小平现场传播种植技术。在示范田里,受到启发的藏族群众找到了学习和借鉴的“对照体”,改变种植方式和优化种植的热情很快高涨起来。
  寒冬过去,在明媚的春光里,蔡公堂乡的藏族群众大都种植了早甜玉米、中矮秆川E—11玉米和甘蓝型油菜等优良品种。秋天到了,金风送来丰收的喜讯:全乡玉米亩产在430公斤至510公斤以上,油菜亩产达到270多公斤,创西藏油菜亩产量最高纪录。藏族群众把农业产品投入市场,成为拉萨蔬菜市场上的一道风景。群众说,这是部队生产模式对高原农业产生的巨大效益。
  过去,当地的猪喂上一年,只能长到三四十公斤。为了促进西藏养猪事业的发展,基地官兵经过艰辛努力,引进培育出了杜洛克、长白猪、北京白等优良猪种。1994年春,基地决定在蔡公堂乡推广饲养良种猪,官兵们把种猪赶到乡里给藏猪配种,群众却拒绝接受。基地只好把8头配好种的母猪送给达孜县蔡公堂乡的群众。群众半信半疑地领回了8头母猪。春去秋来,8头种猪一共产下62头猪崽。群众把猪崽领回去喂养,4个多月就长到100公斤。群众科学养猪的大门很快就打开了。现在,达孜县每年都有很多藏族群众到基地求购仔猪,农场年产4000头猪仔,仍供不应求。
  生产基地探索出的高效农业经济模式,引起了西藏军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去年10月24日,西藏军区党委从全区部队中抽选了百名即将退出现役的优秀藏族士兵,到生产基地学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这一举措被称为西藏的“农业技术种子工程”。
  1994年以来,生产基地每年都要举办两期科学种养技术培训班,无偿培训160人。学员大都是西藏各县的农牧群众。
  最近,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称赞说:“西藏军区生产基地立足高寒地区,依靠科技进步,成功地探索出了具有西藏特点的农业经济模式,促进了农业的优化结构,在西藏农业科研部门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西藏农业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如果西藏的每个地区有一至两个像西藏军区生产基地这样的示范区,西藏农业的前途无量。”
  实现“生命禁区”保障有力
  如今,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关于“保障有力”的指示,已在西藏军区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西藏军区在自然气候极为恶劣的“生命禁区”,去年生产蔬菜达1800多万公斤,禽、鱼、蛋、肉上百万公斤。
  这一奇迹的诞生,军区生产基地的官兵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初冬,西藏千里边防瑞雪纷飞,后藏日喀则军分区的边防哨所里,战士们的餐桌上却摆着鲜嫩的玉米棒。1994年,这个军分区到生产基地引进了川E—1玉米,在海拔3900米的驻地试种。在基地官兵和贵州农学院专家的帮助下,首次将玉米在这一海拔高度种植成功。从此,这个军分区千里边防的官兵餐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日喀则军分区种植玉米成功,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96年夏天,日喀则地委、行署组织7个县、市主管农业的领导到军分区的玉米地里参观取经后,制定了产粮占全藏1/3的“西藏粮仓”年楚河流域种植玉米的计划,从而改变了这一地区粮食和饲料品种单一的状况。
  藏北那曲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官兵们吃新鲜蔬菜成了大难题。羊八井地热温室的成功经验,极大的激发了那曲军分区官兵自力更生种菜的积极性,他们专门派人到生产基地学习种植技术,并建起地热温室。基地定期派种菜能手现场指导,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分区官兵的吃菜问题。
  与此同时,山南、林芝、拉萨等驻军部队,也纷纷派人到生产基地学习种养技术,并选用他们培育的适合高原、高寒地区生产的粮食和蔬菜种子,从此,各部队的农副业生产连年夺得丰收。从1994年起,生产基地每年都要举办两期种养殖培训班,每期80人,专门为部队培养技术人才。几年来,生产基地为各部队培养的400多名种养能手,每年都为部队的农副业生产创造出巨大效益。
  生产基地主任杨胜海告诉记者,基地除了向部队和地方传播种养技术、提供优良品种和摸索种养经验外,每年还向产菜困难的高海拔边防部队供应大量的蔬菜。仅羊八井地热温室群,每年就为藏北、后藏的边防部队提供20万公斤以上的精细鲜菜,改善官兵的生活。
  西藏生产基地利用塑料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被称为“高原上的一场白色革命”。目前,基地在拉萨的218座共5万多平方米的塑料大棚,为各部队提供着大量鲜菜,他们的产品占有量为拉萨市蔬菜市场的1/4。
  西藏军区军需处处长徐启敏告诉记者,由于有了军区生产基地这个部队发展农副业生产的“开路先锋”,西藏军区各部队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部队保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仅生产的鲜菜,就可以保障部队6至8个月的供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