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阅读
  • 0回复

以民为本 鱼水相依——记江西宜丰县委书记毛野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3-24
第1版(要闻)
专栏:

  以民为本 鱼水相依
  ——记江西宜丰县委书记毛野德
  本报记者 高新庆 程曦
  编者按:这里发表的并不是毛野德事迹的全部,而是一个侧面,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侧面。
  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一方面是其成就,是其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发展;一方面是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诸如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问题;老干部老职工生活、就医问题;贫困学生上学问题;灾区人民生活、生产自救问题,以及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等。这里发表的是毛野德如何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群众困难的一些动人事迹。不要把这些看成小事,它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大局的大事,也是改革能否深入的关键之一。从稳定大局,贯彻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认真检查关心群众的工作哪些做好了,哪些没有做到,哪些还可以做得更好,正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读者介绍江西宜丰县委书记毛野德,宜丰人民称他为“老百姓的贴心书记”。
  为政要以民为本,深切关心群众疾苦
  毛野德常常告诫宜丰干部:“为政要以民为本,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毛野德的“民惟邦本”的思想可谓根深蒂固。
  有人建议:记者同志,你们到新村去看看吧,那是毛书记蹲点村,你们可以深切了解老毛是如何对待农民的。
  去年9月的一天,我们一行驱车来到芳溪镇新村。举目四望,群山环抱,郁郁葱葱,良田千顷,一片金黄。巨大的古樟,果实沉沉的柚树,点缀在农户人家房前屋后;旧式农家住房与一座座瓷砖贴面的新式楼房交相辉映,古朴中透出现代气息,也标志着这个山村正悄悄迈向小康之路。
  村支部书记陪着我们走村串户,边走边说:“新村原来是穷村,自毛书记蹲点以后,一年一变化,年年迈大步。1995年前人均才900多元,1996年翻了一番达到1830元,全村121户,已经有68户盖了新房,还有不少户今年准备盖,连最穷的彭留球家也备了砖瓦、木料哩!”“毛书记蹲点可是真蹲,连被子都带来了。1995年至今,不到3年,来了76次。”“老毛对陪同蹲点的同志说,蹲点要与群众打成一片,一不要做官人,二不要做盲人,三不要做游人,四不要做客人。毛书记自己带头住村、劳动、家访,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帮助村里规划奔小康目标。”其他人插话:“老毛还为村里做了20件实事哩!”列举说:开发200亩?李果园;改造50亩柑桔园;新栽200亩速生林;改造100亩毛竹林;创办养猪场;发展养蚕业;改造200亩低产田;安装程控电话;建立电教室、图书档案室;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来村搞培训……
  村支书接着说:“一些干部下来喜欢往富户跑,老毛却最关心贫困户,最关心他们如何脱贫。对彭留球一家的关怀最能看出毛书记的心。”
  我们一行来到彭留球家。老彭虽仍住旧房,但两口子喜气洋洋。进屋看到两个可装上千斤稻谷的大铁皮柜,满满的,老彭说这是毛书记买了送来的。老彭又带我们看猪圈,他爱人说,过去养一头猪还精瘦精瘦的,今年养了10头猪,存栏8头,现在粮多,猪肥,去年打了5000公斤粮哩!彭留球这40多岁的汉子,谈起老毛,感激的眼泪夺眶而出:“好日子,全托共产党的福,托毛书记的福,毛书记是大好人呀,就是自己的父亲、兄长也没有他这样好呵!”
  老彭记得,前年元月的一天,村支书带老毛来到他家,看到破烂不堪的房子,空空的米缸,老毛双眉紧锁,一言不发。村支书说他们一家6口人,粮食只够吃半年,老毛心为之颤栗,眼泪夺眶而出,紧紧拉着老彭的手说:“老彭,我对不起你们,对不起老区人民,我这县委书记没有当好啊!”过了几天,毛野德二次造访,给彭家送来200元钱,还有棉被和猪肉。大年初一,老毛来新村拜年,带来30件冬衣,老毛到彭家,给每人送了一件,并亲自给大人、孩子扣好扣子,看合身不合身,余下衣服送其他困难户。3月3日,毛野德用自己的800元钱稿费,给彭家买了化肥送来,嘱咐老彭要搞好春耕春播。3月17日,毛野德听说老彭二女儿患阑尾炎住院开刀,立即赶往医院看望。得知治病欠下700元钱,便从稿费中支出400元,并指示有关部门从扶贫款中支出300元,替彭家付清全部医疗费。9月,老彭小儿子得了疝气,毛野德亲自护送到医院,自己带头并动员有关单位捐款,又替彭家付了近1000元的医疗费。
  老毛关心的岂止一个彭留球?全县老百姓的衣食冷暖无不挂在他心头。去年中秋,他和县长刘承芳分别带一个慰问组到县城走访下岗职工、特困户,给这些处于困境的群众送去了大米、猪肉和月饼,也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有关同志告诉记者,这一天因为太忙不能去福利院与孤寡老人、残疾人一起赏月,他便自掏腰包送去30盒月饼表示慰问。
  9月21日,记者来到县福利院,大家以为是毛书记来了,老人拄着拐杖来了,残疾人坐着轮椅来了,围了一屋子。听说记者来了解情况,大家纷纷说开了:
  “中秋前,毛书记派人送来1500元钱,说是私人捐款,大家凑的,给福利院改善生活。”
  “别人送的东西,他从未要过,推不了的,都送福利院、敬老院,奶粉呀、桂元呀,水果、猪羊肉呀,包括外宾送的‘人头马’,统统孝敬我们这些老人了。”
  “我叫黎耙英,盲人,三个小孩,一个在深圳打工,一个儿子在轮机厂,一个女儿在民政福利厂,都是老毛一手安排的。”
  “大年三十,全家团圆,毛书记都跟我们一起过,给我们一一敬酒,这样的县委书记太好了!”
  “我叫李毅生,今年76岁,无儿无女,我觉得毛书记对待孤寡老人不是儿子胜似儿子;对待青少年不是父亲胜似父亲,真是敬民如父,爱民如子。老毛是真正的人民公仆,当官不像官,老百姓打心里热爱。”
  我们问过毛野德,你为什么过年都要与福利院、光荣院的老人一起过?他说:“一来他们是革命功臣,二来又是孤寡老人或残疾人,他们更需要关怀,我不关心他们,党不关心他们,谁来关心他们?古人尚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嘛,何况我们是共产党人,是人民公仆!”
  十分重视来信来访,举一反三做好工作
  毛野德最重视群众来信来访。1995年6月8日,他第一天到县委上班,首先到信访办公室看望大家,说:“信访工作非常重要,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桥梁和窗口,你们这里可以直接听到群众真实的声音,了解群众的疾苦、愿望和需求。信访工作搞好了,我这个县委书记就好当了。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到我办公室来谈。”信访办的同志说,毛书记有“三多”:一是听取信访汇报多,二是个人接待来访多,三是批阅信访件多。以1995年为例,全县来访1400多人次,老毛亲自接待500多人次,占1/3以上;1996年也大体是这个数;从1995年8月至今批阅信访件2630多件。毛野德身为一县书记,工作那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一是早上,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专门处理来信;处理不完,晚上再加班。毛野德经常对信访办的同志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给我们写信,肯定碰到了难题,这些事对我们也许是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十分重视,千万马虎不得啊!”1996年1月16日,老毛收到一封署名“西刘全体农民”的来信,反映村里有按人头摊派生猪税的问题,读完信,老毛深切感到摊派不是几个钱的问题,而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政府威信,影响农村大局稳定的大问题,立即批示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并且举一反三,派工作组在全县范围内调查农民的不合理负担。当年把20万元不合理负担全部退还给农民,又下决心调减乡镇财政负担400万元,给农民发放合理收费卡,凭卡收费,其他一律拒付。几大举措一出,农民额手称庆,说“老毛真是农民的贴心书记”。
  毛野德不仅亲自接待来访,批阅信访件,而且亲自抓落实,有一件没落实就寝食不安。1996年年底的一天下午,毛野德收到化工厂职工张况运一封来信,说工厂停产,没有饭吃。老毛读完信心情沉重,马上自掏100元钱让办公室同志送张家应急,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和化工厂领导来开会,紧急讨论化工厂恢复生产措施。派人调查因下岗、停产的特困户有多少,让财政拿出28万元解决150户特困户生活和恢复生产问题,还解决了30多户特困户子女上学、就业问题。前不久,又先后组织两次企业负担调查,全面整治“三乱”行为,深得企业和职工的拥护。
  毛野德对那些受到冤屈,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同志也特别关心。棠浦电站一职工受冤屈多年,一直解决不了,便给毛野德写信申诉,老毛非常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妥善解决。最后查明真相,彻底平反了。毛野德对有关同志说,凡冤假错案,不管是谁批的,谁处理的,不管什么时候发生的,错了就得平反,部分错部分平反,全错全平反。对这类事关同志前途、命运的大事,既不能推诿,更不能拖拉。旧社会还出了个包公嘛,新社会还能冤枉好人?!
  书记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有书记
  老毛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心里也装着老毛。1996年春节前一天,天寒地冻,下着鹅毛大雪。县福利院的四位老人和盲人胡光华,拄着拐杖,互相搀扶着,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上路了。他们是福利院全体院友的代表。听说老毛生病住院,他们受托专程去看望。步行40多分钟,到了县人民医院,问医生、护士毛书记在哪号病房,大家都摇摇头说:“不知道。”因为老毛有交待,不要说他生病住院,不要惊动干部、群众,这是县委书记的“纪律”呵!正在失望之际,突然看到常陪毛书记去福利院的一位秘书,于是他们被带到一间普通病房,毛野德静静地躺着,正在打点滴,脸色发青、发黄,一脸疲惫的样子。
  “老毛,您病得不轻啊!”
  “您为老百姓操心劳神,是累病的!”
  老人、盲人们一边拉着毛野德的手说着,一边流着眼泪。
  “这么大雪天,你们怎么来啦?路不好走啊!”毛野德一眼瞥见大家头上、身上的雪花,深为老人们的真情所感动,眼眶湿润,说着就要坐起来。
  年纪最大的李毅生老人连说:“莫动,莫动,你为我们操碎了心,病成这样,不来看看,心里不踏实,你要安心养病,多多保重啊!”
  同一天,其他一些地方的群众闻讯,或步行或坐车,也是一大早赶来医院看望老毛。
  毛野德与群众真是血肉相连,患难与共,鱼水相依。这种干群关系,县里老人们说,当年老区闹革命、搞土改时见得最多。
  上图为毛野德在基层调查研究。伊工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