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阅读
  • 0回复

森林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5
第12版(大地周刊·周末副刊)
专栏:神州情思

  森林的启示
  罗大全
  对于生长在山区的孩子来说,森林不应该是陌生的。可是六岁的儿子却常常向我问起一些有关森林的话题。
  他最爱问的,就是为什么森林里有松鼠、小兔,可不可以把森林里的小鹿牵回家,让他骑着去上学。每次听我讲完森林里的故事,儿子总要去给他的小伙伴们复述。每当有人问他你爸爸在什么地方工作时,他总是骄傲地把头一扬:“瓦屋山,大森林!”
  儿子自豪的情绪使我又感动又叹息。感动的是五六十年代被人们视为发配充军的林场工作,现在被儿子这一辈人看得如此神圣;叹息的是作为人类摇篮的森林,现在正实实在在地离人类远去。
  一次和一位下海经商发了点小财的老同学聊起这种感慨,岂料这位老兄竟不以为然地反问:“你那么留恋森林,森林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森林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老同学这句非常务实的话语不禁使我感到惊愕,而且一下子把我牵回如梦如幻的童年时代。
  我的家乡在四川西南一个连绵起伏的群山地带。虽然山里的森林不多,但以三至五亩为一片的桤树林、柏树林、青冈林却随处可见。不说那不收门票费的清新空气多么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单那林中的蘑菇、山楂果、树上的小鸟、巢中的鸟蛋就给我们的童年带来许多欢愉,大自然那幽美的情境给我们这些山里娃带来了许多抚慰和启迪。
  小时候山村生活贫困,我家兄妹六人,上学拿不出课桌,大家只能将书本放在膝盖上做作业。冬天来了父母没钱给我们买鞋,一双双小脚丫冻得又红又肿。家境好些的同学可以住校搭伙,我却带着一盒冷米饭在去学校的十多里山路上奔波……尽管因学习成绩好我时常受到老师称赞,但在窘困的折磨下幼小的心灵却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是森林给了我无限的安慰和快乐。
  记得一个星期天,我牵着牛儿背着背篼去割草放牛,边割草边想心事。当割满一背篼草时,牛儿不知什么时候跑进后面那片青冈林里去了。
  那片青冈林当地人叫它“鬼林”。林中以青冈树为主,兼长着冷杉、柚子、灌木、杜鹃等。远远望去,密密层层,阴森可怕。林中布满了坟茔,白白绿绿的花圈增添了恐怖的气氛。别说小孩,就是胆小一点的成年人也不敢独自进林去。听说晚上人们从青冈林边走过,也要结伴而行。
  那时候耕牛虽是自家饲养,但属生产队财产,如果丢了牛儿,卖了自家四间破茅屋也没法赔偿。想到这儿,我顾不得死人会露出狰狞面目将人的魂魄抓去的传说,一口气跑进青冈林。
  青冈林深处绿草青翠、灌木丛生。扑扇着蒲扇般的翅膀、在树梢上飞来飞去的白鹤有的衔枝,有的筑巢,有的给窝里嗷嗷待哺的小鹤喂食。林中有一条小溪,小小的溪涧跳跃着不息的生命。我随着丁冬作响的溪水寻踪追迹,看到我的牛儿正在青冈林深处津津有味地啃食着青草,两只喜鹊在它宽厚的脊背上跳来跳去。一阵风儿掠过,草药般的香味直扑鼻孔。
  传说中的“鬼林”竟然如此生机勃勃,有如此的趣味,我的心一下激动起来。东瞧瞧、西看看,仿佛进入了一处新奇的天地。当我牵着牛儿依依不舍地离开青冈林时,竟对这昔日心怀恐惧的“鬼林”产生了无限的喜爱之情。后来一有机会我就到青冈林中去寻找乐趣。
  由于受到青冈林的熏陶,我沉闷的性格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迷上了描写山水自然和森林故事的文学书籍。山林里的精彩世界开拓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情操,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以致现在回忆起来,也没觉得童年、少年的时光有多少是虚度的。
  我由此感到,森林不仅哺育了人类,缔造了人类的家园,还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依托和智慧上的启迪。人们常说大自然,我真不敢想象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了森林,消失了绿色,将会是什么模样。
  然而如今山村的树林是明显地减少了。桤树林被砍了,柏树林为开垦土地也被伐掉了,我那钟爱的青冈林也被“现代文明”淘汰了。甚至为了多产几斤粮食,连田塍地边抗旱防涝的树也给砍得所剩无几了。
  大雁南飞的局面见不着,白鹤群迁的景象已成过去,“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快成为昔日的童话了。
  高科技时代使儿子他们这一代享受到的现代文明的乐趣是我们的童年时代所望尘莫及的,可是我们童年时代所享受到的大自然的抚爱和慰藉,对儿子他们来说却是那么地陌生。这是现代人的自豪呢还是现代人的悲哀?
  也许,这就是森林给予我们的启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