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阅读
  • 0回复

科学城的公正天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采访录(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11-26
第1版(要闻)
专栏:

  科学城的公正天平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采访录(上)
  新华社记者 牛爱民 本报记者 苏宁
  在文化教育和高科技集中、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活跃发达的北京中关村地区,海淀区人民法院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能,严格执法,公正裁判,不辱使命。
  早在1987年,海淀法院党组就确定了“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审判工作”的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提出了“建公正之师,办一流案件”。多年来,他们坚持不懈,开拓进取,从严治院,精心育警,使审判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不久前在海淀法院调研时,称赞他们“始终以司法公正为目标,努力在‘科技高地’建设一个公正、廉洁、高效的人民法院”。
  严格依法办案 实现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的灵魂和生命线。要确保这条生命线不被损害,人民法官担负着艰巨而神圣的责任。海淀法院党组一班人带领全院300多名法官,执著奋进,铺就了一条实现司法公正的轨道。海淀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当事人涉及各个阶层、各行各业,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和压力,海淀法院的法官高擎神圣的法律天平,不唯权势,不贪钱财,不徇私情,公正廉洁,依法办案。
  今年10月,海淀法院审结了一起经济犯罪案件。案件的被告人长期在海淀区一家企业担任领导,因挪用企业巨额资金被提起公诉后,在取保候审期间四处活动,许多人为他出面说情,有的甚至找到办案人员和庭、院领导家里。但海淀法院顶住压力,依法对被告人判处了有期徒刑。
  今年初,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当事人通过熟人找到海淀法院领导,希望在审理过程中给予关照,并言明有一份重要的材料务必过目。说罢,放下一个信封后转身离去。事后,这位院领导打开材料一看,发现里面夹着1万元钱,便立即将钱交到纪检部门。5年来,海淀法院法官拒收礼品1000多件,拒收钱物折合人民币近100万元。
  去年2月,海淀区房屋土地管理局以“非法侵占用地”为由,向某棉纺厂下达了罚款13万元处罚决定。这个厂不服处罚,在多次与房屋土地管理局交涉无果的情况下,遂起诉到了海淀法院。但房屋土地管理局和法院是近邻,棉纺厂的人担心官官相护,难以胜诉。法院经过审理,当庭判决撤销房屋土地管理局的处罚决定。棉纺厂参加旁听的职工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向法官表示敬意。
  锐意推进改革促进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海淀法院紧紧围绕这个根本问题,从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入手,积极探索,大胆推进审判方式改革,使审判工作更加方便群众,有利于社会发展。
  早在1992年,海淀法院在民事审判中就开始实行“繁简分流”的审判方式,在民事审判庭内设立了简易民事案件审判组,将简易民事案件集中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分流审理,快审快结;对重大和疑难案件,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1995年,他们正式设立了民事审判二庭,专门审理简易民事案件。1997年,海淀法院审结民事案件7700多件,其中民二庭适用简易程序审结3000余件。今年到11月20日,民二庭审结的案件已达3413件,有90%的案件均在一个月内结案;有的当庭审结,当庭即出具裁判文书。
  为方便当事人,民二庭设立了“假日法庭”,在每周双休日开庭,办理简易民事纠纷案件。一个案件,从起诉到发出判决书,平均80分钟。同时,民二庭还设专人办理“无争议案件”。1997年办理这类案件400多件,最多时一个月办理70多件,从来没有人“找后账”。
  “专业法官,专业审判”制度的实行,培养了许多办案能手。为了保证案件审判的高质量,海淀法院将一类或几类相近的案件集中,固定由一个审判员或审判组审理,经过长期实践和积累,使其成为某一类案件的“专家型”审判员。
  在刑事审判人员中试行“考核上岗,等级授权”。目前,两个刑事审判庭的24名法官中,已有著名法官尚秀云等8人通过最高级别考试,获得了海淀法院审判委员会颁发的审判等级证书。
  此外,海淀法院还在经济审判中实行了“主审法官制”;在知识产权审判中实行了“专家听证制”;在执行中实行了“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和“执行协查公告”制度等改革措施,依法、及时、公正审结案件。
  健全监督机制保障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神圣职责。海淀法院有一套合理、有效、高能、良好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约束力和积极的向心力,保障了司法公正。
  近40万字的《海淀区人民法院规章制度汇编》,涉及审判业务、行政管理、政工后勤各个方面,奖惩分明,可操作性强。院里所有的考评,首先是对班子的考评,对干部的考评。
  海淀法院建立科学的案件评查考核机制,每个审判庭和派出法庭,每月、季、年度都要对审结的案件质量情况进行自查、复查、抽查和检查,并与奖惩挂钩。他们还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按错案的不同档次,规定相应的处罚幅度,认真处罚。派出法庭的一名助审员由于工作差错办了错案,被二审法院发回重审,被扣发奖金1000元。
  为加大监督力度,院里成立了审判监督庭,专门负责案件评查考核。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院考评委员会,每季度将检查结果汇总,与岗位目标考核及错案追究责任制相结合,按考评办法兑现奖惩;并将问题、差错的详细内容通报全院。
  海淀法院实行“廉政一票否决制”,规定哪个部门在廉政和审判作风上出问题,当年不能评先进,奖金档次降低;严重者,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院长也要扣罚奖金、做检查,甚至报请人大免职。去年,执行庭一名干警因违纪限期调离法院,尽管这个庭很好地完成了全年任务,但根据一票否决制,全庭当年不能评先进。院长引咎自责,自扣500元奖金,在全院大会上做了检查;两个相关的副院长也主动要求扣罚了300元。海淀法院还不断完善外部的监督机制,聘请了20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担任廉政监督员。
  1990年起,海淀法院坚持每年向败诉方当事人发征求意见信。1996年实行《廉政监督卡》制度,在立案的同时,发给当事人一份监督卡,请当事人对办案全过程进行监督。今年他们向社会公布了监督电话,对群众的批评意见和廉政方面的举报,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创建一流队伍捍卫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党和人民对人民法院的殷切希望。海淀法院年富力强的领导班子深知其中分量。他们以强烈的事业心和争优创先意识,相互支持、团结一致,精心铸造政治坚定、清正廉洁、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法官队伍。
  院党组书记、代院长朱江说:“10年前,当时全院不足200人,就有20余人因违纪、违法甚至犯罪被清除出法院大门。从那时起,院党组从切肤之痛中警醒,下决心强化队伍建设,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思想引导人,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贯穿在工作中。”每年,党组成员轮流在全院有针对性地讲党课,在法官中倡导“政治上有追求,精神上有动力,工作中有干劲,生活上有准则,言谈举止有分寸”的良好形象。
  在队伍建设上,海淀法院既注重思想政治建设,为法官铸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又注重法官审判业务素质的提高,大力提倡学历教育,为法官学习上课和考试提供条件。目前全院审判一线人员都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近年来,海淀法院的法官共撰写调研文章480余篇,其中有60余篇获得市级以上调研成果奖;独立或与他人合著理论专著20余部;同时在各种报刊上刊发稿件2600余篇。
  通过树立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海淀法院涌现了以模范法官尚秀云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海淀法院已经连续3年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去年获得区级以上的各种荣誉46项;不久前,在今年全国法院双优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优秀法院”,又受到最高人民法院记集体一等功的表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