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阅读
  • 0回复

下派干部莫“上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0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下派干部莫“上派”
  江西上高县徐彦如
  目前,各地不少下派干部走出机关,奔赴基层新的岗位。干部下派进行一至两年的锻炼,既是公务员制度本身的要求,也是年轻干部熟悉基层、提高能力、丰富阅历的良好途径。事实上,无论是带职还是无职下派干部,绝大多数同志都能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忠实履行职责。但也有少数下派干部,把为当地多争取一点资金、多跑几个项目,当成他们下派的目的,获取政绩的手段。有的地方政府也乐得他们这样做。因而这些下派干部便整天泡在上面,或三天两头进省城、跑京城,成了地方编外的驻京(省)城代表。对这些下派干部,群众称之为“上派”干部。
  下派干部文化程度较高,知识面广,而且身居大机关,各种信息也灵。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地方多争取点资金、项目也是责无旁贷的事。但笔者认为,下派干部切不可以此为主业,并乐此不疲。因为如果这样,就有违下派的初衷。下派的主要目的是让机关干部多深入基层,多进行调查研究,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再者,把不该得到的资金争取到了,把不能上的项目上了,就可能造成最需要资金的地方资金落空,最该上项目的地方项目落空,这样的资金、项目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其后果是既干扰了国家的计划安排,打乱了经济布局,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又助长了一些地方等、靠、要的思想,甚至还会使腐败现象滋生、不正之风蔓延。干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走了极端,不仅于大局无益,反而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所以,希望下派干部切莫变成“上派”干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