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阅读
  • 0回复

在铁路华工纪念像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08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在铁路华工纪念像下
  岳志华
  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一天,天稀稀拉拉地下着小雨。9月的加拿大多伦多的气温与北京大致相同,小雨淋在身上已感觉到了凉意。我们中国妇女院校教育管理培训团的成员,在加拿大国际学院的安排下,有幸瞻仰了多伦多境内的铁路华工纪念像。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亲自为100多年前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而献身的我国华工同胞献上了祭奠缅怀之情。
  在塔松、绿树的环抱中,两座高达几十米的钢铁架矗立而起,钢架上铺着长长的枕木。在腾空而起的铁路路基上,是一个男性铁路工人的模型,他正在弯腰完成着连接铁路铁轨的最后一道工序。
  如果没有加拿大国际学院迮卫博士的讲解,如果没有看到纪念像碑文的内容,我们也许只把它当作一个平平常常的雕像而已。待大家认真听了讲解,仔细观看了由加拿大联邦政府、多伦多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修建这座纪念像而题写的碑文后,才感到这座纪念像是多么的不同寻常。这是中国华工在境外用血汗身躯铸起的一座丰碑,它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因为在纪念像下的汉字碑文上,题写着这样一段历史:
  “本像为纪念铁路华工建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使其横贯亚伯达及英属哥伦比亚两省间的落矶山脉,以完成加拿大地理上及政治上的统一。
  1880年至1885年间,来自中国广东省,参加建筑穿越加拿大落矶山险恶地区西段铁路的劳工达1.7万名。他们离乡背井,甘冒恶劣环境,超时辛勤工作,使这段铁路在当时人力及财力困难情况下得以建成。因工丧生者逾4000名。铁路竣工后他们劳力再无需要,数以千计贫困,无依无力返回中国故土。沿着新成铁路线,在加拿大历史中,全部湮没无闻。”
  在蒙蒙的秋雨伴随下,读完了这段纪念像碑文。仰望着纪念像那位铁路工人的身影,我们的眼睛模糊了,流泪了。大家默默地低下了头,在万里之遥的加拿大铁路华工纪念像下鞠了三个躬,深切地缅怀1.7万名骨肉同胞创下的这一历史功绩。在缅怀祭奠中,我仿佛看到了1.7万人的修路大军在险恶的群山峻岭中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艰辛劳动的场面;仿佛听到了那4000人因工受残、痛苦呻吟的声音;仿佛看到了那1.3万名贫困潦倒的无家劳动大军,在异国他乡流亡失所、沿路乞讨,渴望回国思乡的情景!我要在万里之遥的他乡,记下这段悲壮的历史!我按动着手中的照相机,一字不漏地拍下了纪念像碑文的内容,拍下了纪念像的全景!
  记得普希金写过一首《在那西伯利亚的矿坑深处》的抒情诗。诗中以崇敬的心情深深祝愿着矿坑深处的人们“不会白受辛酸的劳苦”、“不会空负着崇高的胸怀”、“将在阴暗的地下催人振奋”、“将迎来那渴盼的机会”。建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同胞们不也是这样吗?如今可以告慰的是:他们的伟大创举已被中、加两国政府所认可、所称颂,他们的精神已催人振奋,并将永存千古!
  题图:华工纪念像。(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