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阅读
  • 0回复

人民的胜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26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人民的胜利
  郑剑
  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迎来了人民共和国的五十华诞。抚今追昔,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都会充满喜悦和自豪。半个世纪以来,我们亲爱的祖国乘着社会主义航船,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取得巨大成就,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五十年的辉煌历史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是人民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回顾历史,人们不会忘记,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萎缩,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怎样建设新中国?怎样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五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辛探索,用实践作出了生动回答。在共和国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我们不信邪、不怕压,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挑衅,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尊严;我们披荆斩棘,百折不挠,战胜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巨大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汲取前三十年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短短二十年时间,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从一穷二白到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从长期积贫积弱到初步繁荣昌盛,可以说,新中国五十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新中国五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讲,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挫折。社会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而继续前进,并取得巨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本身就是人民的事业。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一个政党也好,一个政府也好,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组织起来、发挥出来,才能推动事业发展、社会进步。回顾新中国五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时候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新中国五十年的历史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归结到一点就是: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凡是人民拥护、赞成、高兴、答应的,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要努力做好;凡是人民不拥护、不赞成、不高兴、不答应的,我们都坚决不做。当前,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其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因此,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党的方针政策和一切工作,都要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来的岁月中,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牢铭记新中国五十年的经验,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伟大目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群策之为则无不成,群力之举则无不胜。我们期待着那个日子的到来,我们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永远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