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满园春色天地来——“光辉的历程”成就展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展区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15
第1版(要闻)
专栏:

  满园春色天地来
  ——“光辉的历程”成就展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展区巡礼
  本报记者杨振武王彦田赵川东
  作为国庆50周年的“重头戏”,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的“光辉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成就展”,以其令人信服的事实和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观众。记者每次深入其中采访,都会目睹人流如潮、赞许如诗的胜景盛况。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在这里,当人们随着历史的镜头,追溯人民共和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壮丽航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成就和光辉前景而自豪、而感奋。
  思想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
  新中国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50年,是不平凡的半个世纪。从五六十年代全国范围内的扫盲,到近几年各地的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从当初北京整治“龙须沟”,到如今各地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取缔烟馆、赌馆和妓院,取缔反动会道门,到扫黄打非和不久前开展的揭批“法轮功”斗争;从1949年全国仅有的一家唱片公司,到1998年底已有293家音像出版单位、235家信息复制单位……一桩桩,一件件,记载着新中国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发展轨迹。
  在“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部分,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告诉人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指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胜利走向辉煌。设在展区的“巨人之声”备有三部电话,参观者拿起电话,按动键盘,可以依次听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多次重要讲话录音。
  人们不会忘记两个“六中全会”。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显著特点。从五六十年代全社会兴起的做好人好事活动,到80年代全国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再到党的十四大以来,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思想道德教育都是与一系列活动紧密相连的——
  “南京路上好八连”在上海开展助民劳动,胜利油田与山东东营市共同创建安全文明油区,哈尔滨市东莱派出所组建警民治安网络……军民、警民、工农等共建活动,是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革命老区慰问演出,四川广汉市农科服务队送科技下乡,北京医院医疗队为山区群众义诊……已经连续开展4年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受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上海黄浦区举办外滩广场音乐会,江苏张家港市举办文明闹元宵活动,广东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广西南宁设立“市民建议日”……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蓬勃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湖北竹山县开展评比“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山西泽州县东四义村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山东文登市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如火如荼,加快了农民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济南交警文明执勤、规范服务,北京呼家楼液化气供应站上门为居民服务,太原火车站流动服务台为乘客服务,民航系统开通“精品航线”……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形式多样,推动了各地各部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的工作。
  讲文明,树新风,年年都有新内容。1997年,中央文明委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以抓好“文明言行、服务质量、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为主要内容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捷报频传。1999年3月,中央文明委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重要内容,重点搞好植树绿化、清理白色垃圾、改善空气质量、防治水源污染4项工作,收到明显效果。
  文化建设业绩骄人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由党中央倡导,中共中央宣传部实施的“五个一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颇具影响的一项工作。自1991年以来,每年都要推出一批好书、好戏、优秀影片、优秀电视剧、广播剧、优秀歌曲,以及一批有创见、有说服力的好文章,带动了整个精神文化产品的繁荣。
  展区里的一系列熠熠发光的数字,记录的是新中国文化建设骄人的业绩——
  新闻出版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正在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朝阳产业”。1998年与1949年相比,图书品种由8000种增长到13万种,图书总印数由1.05亿册增长到72.7亿册。报纸总量由315种发展到2053种,报纸年总发行量由4.12亿份发展到300.4亿份。期刊品种由257种发展到7999种,期刊年总发行量由0.2亿册发展到25.4亿册。
  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突飞猛进,蓬勃向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50年来共摄制故事片3250部,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各类短片9000余部,电视剧年产量达到9000多部(集),质量不断提高。各具特色的广播电视综艺节目、栏目、晚会和少儿节目,内容丰富,琳琅满目。
  文化艺术事业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空前活跃。仅以博物馆为例,1949年全国仅有博物馆21座,截至1998年底,仅文物系统所属博物馆就达1331座。目前,全国有艺术表演场所1929座,文化基建投资当年完成额由1978年的7500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22.7亿元,20年增长了30倍。
  展区里摆放的大量照片和实物,再现了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辉煌——
  文艺舞台五彩缤纷,繁花似锦。大批传统戏曲剧目去芜存菁,绽放出新的光彩。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佳作迭出,音乐舞蹈艺术水平显著提高。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传统艺术,都有重要的发展和创新。
  新闻出版实施“精品战略”,硕果累累。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出版工作努力抓质量、创名牌、出精品,一大批具有很高理论思想价值和学术文化水平的重点工程图书和优秀精品图书相继推出,学术著作、古籍整理、民族和外文图书的出版工作取得明显进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
  被称为“异军突起”的电子出版业,是80年代末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而兴起的行业。近5年来,电子出版物品种年增长率连续超过200%。全国现有各类光盘生产线120余条。我国的音像出版业已经发展到录音、录像制品和光盘等多种载体形式出版物的出版,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展格局。
  全国文化系统通过开展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建设“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活动、实施“蒲公英计划”和“知识工程”等,促进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我国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射台、转播台遍布城乡,初步形成有线、无线、卫星、微波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安全、优质、高效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正在进行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将使全国行政村在本世纪末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最大的变化是精神面貌
  新中国波澜壮阔的50年,是全国人民当家做主、意气风发地行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的50年。天在变,地在变,而最大的变化还是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变化。这个变化,体现了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和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全国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从大庆石油工人的大会战,到河南林县人民开凿的“人间天河”红旗渠;从一汽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出厂,到20万大军进军大西北屯垦戍边,创业艰难百战多。
  艰苦创业精神光耀神州。在1998年的特大洪水面前,全国军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表现出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在抗洪抢险斗争中,30余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身先士卒,社会各界纷纷行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夺取了这场斗争的伟大胜利。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先后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使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精神深入人心,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活雷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干部以“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榜样,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涌现出了西藏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辽宁省瓦房店市炮台镇党委书记姜云胜等一批先进典型。
  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1997年5月,中宣部在全国确定并公布了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读百种爱国主义图书,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活动,激发了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拼搏的雄心壮志。
  在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展区的“英模长廊”,悬挂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的53位先进个人典型的照片。从在朝鲜战场上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到出生入死缉毒查私的“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方红霄;从“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老英雄”孟泰,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他们是新中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光辉的历程”成就展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展区告诉世界,中国人民已经铸造了历史的辉煌,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新世纪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