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2阅读
  • 0回复

穿越枯海访楼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4-22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穿越枯海访楼兰
  新华社记者 张鸿墀 刘 枫
  在著名的楼兰遗址发现一百周年之际,一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走进罗布泊——楼兰历史文化考察队”,从新疆库尔勒市向东,沿孔雀河故道进入罗布泊,拜访楼兰遗址之后,又由北向南穿越罗布泊湖盆,到达湖盆南岸的米兰,再沿塔里木河道向西返回库尔勒,完成了对这一地区的综合考察。
  古楼兰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被摧毁的文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新疆古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炳华说,“过去,这里水草丰美,物阜民丰,商贾络绎不绝。二十世纪区区几十年间,这里竟变成了真正的不毛之地。造成生态变迁的决定性因素,正是人类活动本身。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导致过度的樵采、垦耕,进一步造成维系绿洲生存水源的枯竭。最后,人类葬送了自己辛苦开发的家园。”
  罗布泊地势低洼,是塔里木盆地的聚水中心,面积曾达两万平方公里以上。1958年,我国分省地图标定这里有水面积为二千五百七十平方公里;至1962年,经航测得到的二十万分之一地形图上水面为六百六十平方公里;1972年,罗布泊里竟滴水无存。湖盆区变成了白茫茫的盐壳地,湖滨植物枯死,主要水源河塔里木河与孔雀河的下游成了风沙肆虐的场所。
  五十年来,孔雀河上游依次修建了十多个拦河大坝,将孔雀河水引入农垦灌区;塔里木河上则新修了二百零六座水库。1962年,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的大西海子水库变成塔里木河的尾闾,致使塔里木河缩短一百八十公里。
  在楼兰遗址中,用做房梁、地基的胡杨木直径多在半米以上,足见在两千年以前,这里的胡杨林何其繁茂。在汉代,大量的屯田开发使胡杨林遭到灭顶之灾。尽管当时的楼兰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森林法,凡砍伐树木者将被罚没牛羊,但终未能逃脱生态恶化的结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镰研究员说,“新疆的生态环境原本十分脆弱。这样一个干旱的内陆区域里,水源是极为有限的,上游开荒,下游就不得不撂荒,而且一旦破坏就丧失了恢复的可能。这样的开发不仅徒劳无益,还贻害无穷。”
  今天人们纪念楼兰,不只是为百年前一个伟大的考古发现而激动,为楼兰曾在丝路谱写的文明史篇而骄傲,如今新疆的片片绿洲、座座城市的繁荣已远胜于昔日楼兰。重要的是,楼兰和罗布泊讲述的盛衰史,正是在告诫今人,保护生存空间,不要让这些体现着现代文明的城市变成新的楼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