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阅读
  • 0回复

关停“五小”切断污源着力“三禁”山清水秀 宜春重塑环境优势开发生态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5-12
第2版(经济)
专栏:

  关停“五小”切断污源着力“三禁”山清水秀
  宜春重塑环境优势开发生态农业
  本报讯 随着开办多年的一个中型造纸厂不久前被关闭,流淌污水多年的椰溪河变得清澈见底。至此,江西宜春地区境内7条河流最后一个主要污染源被切断,水质全部达到了饮用水标准。宜春地区近年重塑环境优势,改善了投资环境,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宜春地区气候宜人,山清水秀,向有“江南佳丽地”的美誉。农业经济发达,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区的条件得天独厚。过去由于急于提高工业化水平,一些地方办起了一批形成污染源的小造纸、小化工、小煤窑、小水泥等企业,给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面对世纪之交的新形势,宜春地委、行署冷静地分析自身优势,决心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把全区建设成为江西的生态经济区。地、县市各级统一认识,采取断然措施关闭了900多家污染环境的“五小”企业;禁止新办造成污染的企业;明令全区农村禁止使用30种农药;大幅度削减了山区竹木采伐量,使20多家采伐林场变为育林场;禁挖春笋,让全区1/3的笋罐头企业停产两年育竹。全区着力推进建设生态农业的进程,先后建立了生猪、水果、蔬菜、水产、苎麻、牛羊等六个无公害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2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农村推广速生丰产林和丛竹;在县市城镇加快绿化、美化,同时加大对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和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力度。一年多来,全区仅毛竹面积就增加了30万亩,活立竹增加了50%,森林覆盖率达53%。
  生态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该区食品工业迅速崛起,全区已有5个食品品牌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年底可望发展到10个,食品工业产值由占工业产值的不足10%提高到17%。无公害生猪在广东、香港市场叫响。客商纷纷前来合作投资,今年头3个月,该地区利用外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37.6%。参加生态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直线上升。“五一”假期,三爪仑、明月山等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火爆。(林森爱 文菁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