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借脑袋”得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08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茶楼

  “借脑袋”得奖
  伍柏
  农村一些地方乡镇企业起步时,因缺少科技人才,曾争相聘用城市中的离退休工程师,这种做法当时称为“借脑袋”生财。如今乡镇企业已有了自己培养和招聘的科技人才,不再需要临时“借脑袋”了。
  然而过去乡镇企业的这种做法,现在却被有些地方的文艺部门悄悄“拿来”,变成了“借脑袋”得奖。某地经济较发达,文化则相对滞后,为了“文化”一下,更为了得奖,不惜重金巨资拉拢招来一些外地著名文艺家,创作以该地为题材的“精品佳作”,并通过暗中的“钱文交易”获得了“合作”的署名权。于是该地文艺部门的负责人,顿时成了全能文艺家,忽儿成了某电视剧的编剧之一,忽儿成了某画册的主编之一,忽儿成了某书稿的作者之一,忽儿成了某歌曲VCD的策划之一。因为有名人的效应,又有国资作后盾,更有评奖之外的功夫,这些“借脑袋”炮制出的作品大都获了奖。这位负责人也成了当地文坛升起的一颗明星。只是这种做法瞒得了评委,却瞒不了当地群众,故这奖那奖的光环常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
  乡镇企业初创阶段的“借脑袋”生财,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办法,但这毕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企业要长久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必须拥有自己的真才实力。那么靠“借脑袋”得的奖,又有多少真正的含金量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