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铁面关长——记乌鲁木齐海关关长孙骏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10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

  铁面关长
  ——记乌鲁木齐海关关长孙骏昌
  本报记者 赵志文
  乌鲁木齐海关关长孙骏昌是个待人厚道、说话和气的人,但人们都叫他“铁面关长”。
  1997年2月,孙关长从青岛海关调至乌鲁木齐海关。他经调查发现,要想让乌鲁木齐海关的工作更上层楼,关键不是增加经费、设备和编制,而是健全规章制度,严明纪律关风。他深知“慈不掌兵”这个道理,没有铁的纪律就不能为国把好关。
  整顿关风他先从正点上下班抓起。以前,该关有些人以“业务不多”为由,迟到早退。孙骏昌下令,从即日起不准无故迟到早退,关中设督察员随时检查执行情况,无故迟到早退者,一次罚款20元并通报批评。执行当日,有7人被罚款、通报批评。一看关长黑下脸较真儿,迟到早退现象便很少发生了。
  孙骏昌的治关方针是: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过去,乌鲁木齐海关房间里、楼道上到处都可吸烟;来访的客人,本关的关员,常聚在一起“吞云吐雾”,群众很有意见。孙骏昌认为随意吸烟不是小事,是关风关貌的反映,经党组研究,他们做出了在乌鲁木齐海关大楼全楼内禁烟的决定。关长违规罚款400元,其余人罚款50—70元。一次,孙关长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位级别不低的客人,客人刚掏出香烟,孙关长当即满脸带笑地说,帮帮忙,千万别在这儿吸烟,你的烟瘾要是犯了,就用鼻子闻一闻吧。在孙骏昌的带动下,乌鲁木齐海关成为自治区内第一家全楼禁烟的单位。禁烟赢得了社会舆论的赞许,也使关员树立了改变关风的信心。
  海关是为国把关的,在这方面孙骏昌更是从严治军,不敢有半点差池。某边关一位关员将公章遗失,在接受处分期间又与人殴斗,影响很坏。经总关党组研究,决定“辞退”该人。这名关员能量很大,到处托人说情,说情者从市、州、自治区,一直到北京,众多说情者说同一话题:给该人什么处分都可以,只是不要“辞退”。面对庞大的说情者队伍,孙骏昌岿然不动,他先晓之以理: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我若徇情,众人不服,今后我如何带兵?如还有纠缠者,他则口气转硬:只要我当关长,就要处分他,不辞退他也可以,就是将我免职。从此,“铁面关长”的称呼便不胫而走。
  在“铁面关长”的领导下,该关面貌焕然一新。去年货运量达到391万吨,创历史最高,进出口总额17.68亿美元,同比增加15.7%,征收关税10.68亿元,比上年增收2.96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