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阅读
  • 0回复

山东莱州培植“海上牧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6
第4版(新闻追踪·地方新闻)
专栏:

  山东莱州培植“海上牧场”
  本报济南8月5日电 日前,一批梭子蟹幼苗被放流到莱州湾,这是山东省莱州市今年5月以来第12次浅海人工增殖放流。莱州市今年已放流日本车虾5171万尾,梭子蟹107万只,海蜇1.03亿头。
  莱州湾有1300万亩海域,是我国著名的渔场之一。但近年来,自然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莱州沿海渔民捕捞效益下滑。莱州市在调查中发现,随着沿岸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大量有机肥水排入莱州湾,基础饵料丰富,进行人工增殖放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此,莱州市提出实施浅海人工增殖放流,发展“海上牧场”,加大苗种放流量,培植近海渔业资源,使海洋捕捞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1994年开始,莱州市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每年都选择活动范围小、回游率高的日本车虾、梭子蟹、海蜇等进行人工放流。莱州市还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在放流后的7至9个月休渔期内,严禁非法捕捞作业,关闭有关水产品市场。
  莱州市连续6年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均获成功,据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山东省捕捞站连续3年对放流品种的跟踪调查,海蜇放流的投入产出比在1∶30以上,日本车虾在1∶10以上。人工增流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海蜇苗种6月初入海,8月收获,生长期正值浮游生物大量生殖的高温期,海蜇以此为饵料,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繁殖,近几年在渤海湾许多海域发生赤潮的情况下,莱州湾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刘磊 吕俊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