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阅读
  • 0回复

以现代化国际城市为标准 厦门构筑新的开放格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9
第1版(要闻)
专栏:迈向新世纪

  以现代化国际城市为标准
  厦门构筑新的开放格局
  编辑点评
世纪之交,回顾厦门特区成立20周年的历史,仅仅一代人的时间,厦门凭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跃成了颇具现代魅力的我国东南大港和]投资热土,成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中等城市。
  弄潮儿敢向涛头立。2000年———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未来五到十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厦门把构筑新的开放格局作为发展主题,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工作,创造出新的成绩,又一次显示出特区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眼光。我们期望,厦门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在实现各项伟大目标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伟业中再领天下之先。
  本报厦门12月8日电 记者郅振璞报道:从11月1日开始,厦门停止了农民住宅建设审批,岛上最后19个行政村全部纳入城市居民住宅区和综合区建设规划。此举表明,厦门构筑新的开放格局,城市化与现代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九五”期间,厦门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16.6%,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幅均居各经济特区前列。今年,厦门市国民生产总值将比去年增长14.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4500美元,对台贸易可望超过10亿美元。厦门已经跻身全国大中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和全国八大环保模范城市,并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其经济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今年,厦门提出了迈向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即到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1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水平。为此,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准备年。年初,厦门就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自身实际,按照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11类38个指标,并以国际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查找了港口吞吐量、经济指标、文化、环境和政府职能等五个方面的主要差距,决心未来五到十年消除这些差距,达到和接近国际现代化城市的水准。
  “构筑新的开放格局”成为今年厦门市全局工作的重大举措。全市以纪念特区成立20周年为契机,组织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就如何抓住准备入世、“第四届投洽会”和西部开发三大机遇展开多次讨论。在此基础上,调整壮大电子、机械、化工三大工业支柱;并围绕构筑国际航运、旅游和商务三大中心,加速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今年夏秋时节,厦门四大班子领导还率领企业家奔西南、上西北寻找发展机遇。
  厦门着力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环境。今年“三资”企业工业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以上。到目前为止,世界跨国公司500强,已有26家在厦门投资33个项目。如美国戴尔公司落户厦门迅速打开中国市场,继去年电脑销售量18万台之后,今年销量增加1倍以上。
  “厦庇五洲客,门泊万里船”,正是今年港口生产稳步增长的写照。到10月底,厦门港已开通到美国西海岸、欧洲等14条远洋航线;全港货物吞吐量累计达1625.77万吨,同比增长11.15%;集装箱吞吐量已实现100万标箱,成为继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广州之后突破百万标箱的中国沿海港口。对台交流势头不减,今年1—10月,厦门—高雄两岸试点直航累计载运集装箱货运量25.27万标箱,同比增长15.8%。
  培植新的科技优势,使优势企业增强国际竞争的能力,使企业日益成为对外开放的先遣队。厦门市近4年实际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0多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又完成12.12亿元,全市主要工业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今年围绕厦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厦门电控厂、通士达灯具公司和“厦华”、“厦新”等企业,有计划、有重点地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开发研究中心。日前,厦华集团注册的“厦华”(XOCECO),已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