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忆卞之琳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17
第8版(大地·作品)
专栏:

  忆卞之琳先生
  卞国福
  我和卞之琳先生相识是在1964年的春天。当时,他是从北京派往安徽搞“四清”工作的领导,进驻安徽省寿县九龙公社。我那时是个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作为参加“四清”工作锻炼的,恰巧分配我在九龙公社九龙大队,队部离公社很近;加之,我中学读书时,就拜读过卞老的诗和他翻译的莎士比亚的剧本;他又姓卞,感到很亲切。所以,一天我就从九龙大队,兴致勃勃地直奔公社,冒昧地拜见了卞之琳先生。他当时住在公社一间很简陋的房子,屋内只有一张简易的木床和一张木桌、两只木凳及一盏煤油灯。卞老十分平易近人,在这次幸会中,我只简要地说明我在大学学习音乐理论专业,非常热爱诗歌创作,很想得到卞老的教导。他听后,很高兴地点头赞许,非常和蔼地说,音乐和诗歌是兄弟姐妹关系,学音乐、爱诗歌,很好。并要我把自己写的诗送给他看看。初次见面,他的热情、随和,就使我十分感动,能够得到文学大师的指教,当然是件荣幸的事。第二天,我就将抄在日记本内自己创作的几十首诗习作,呈送给他指正。
  那几天,我在兴奋和不安中等待着。很快,公社来人带口信说,卞之琳先生约我去,我高兴地跑到他的住处,卞老十分热情地会见了我。他微笑地说,你的诗作我看了,有生活,有感情,有些诗句很好,我都做了记号。他谈话中给我不少勉励。同时,卞老教导我如何写好诗,并以他在我写的几首诗中,细心地用红色圆珠笔圈过的诗句为例,如:《雪夜》一诗中“夜路难、卖鱼险,一脚深、一脚浅”“爸爸肩担的不是鱼呀!是苦、是泪、是大山……”又如《爸爸》诗中“担担水浇到菜地,瓢瓢水浇进菜根,菜叶儿得水对月亮笑,好像以立正的姿态致敬!”等等诗句中,每个字都圈了红圈圈。他说,这样的诗句,不空泛,有意思。他特别鼓励我在生活中一定要多观察、多看书、多思考、多写,要从实践中领悟什么是好诗,怎么写好诗。卞老的言简意赅的教导,使我对诗的理解顿开茅塞,他的治学严谨的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楷模。
  “四清”工作结束前夕,卞老将返回北京,他还特此给我留下他在北京的通讯处和详细住址,嘱咐我常联系。之后,我有时来北京开会,总是登门拜访他老人家,每次都是我难得的学习和接受教诲的机会。一次,我去拜访,卞老正在家中撰写、修改论文,准备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并讲学。他即使如此繁忙,仍是热情地接待我,鼓励我,教导我,记得在那次谈话中,他曾风趣地说,青年人一般都是爱诗的,往往有这种现象,年轻时写诗,中年时写小说,老年时写评论。我听后插话说,是否青年人容易激动,想象丰富,有诗的激情;中年人生活积累多,对人物和生活剖析较深,用小说表现更如意;老年人见多识广,资历深、阅历广,评论更能发挥作用。卞老微笑地点点头说,也许吧!
  去年,我曾到卞老家看望,他病愈不久,正在家里休息。作为晚辈和学生,我向他老人家呈送上我多年来在他有形和无形的精神鼓舞下创作的六部诗集。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高兴地笑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