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扭亏 2000年减亏增盈143.35亿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08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扭亏
  2000年减亏增盈143.35亿元
  本报北京2月7日讯 记者杜海涛报道:新春伊始,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传来喜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以改革为动力,通过体制创新出效益,2000年结束了连续8年严重亏损的状况,实现扭亏为盈,与上年相比,减亏增盈143.35亿元,实现利润13.77亿元。
  全国供销合作社目前拥有430万职工,48万多个服务网点遍布城乡,是我国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同农民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农服务的骨干力量。但1992年以来,全国供销社系统经营连续亏损,特别是1995年以来,亏损逐年成倍增加。1998年,亏损额最高达到156.39亿元。对此,国务院领导作出了“供销合作社应把扭亏当做头等大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建立起不再亏损的机制”的重要指示。为贯彻这一指示精神,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向全系统干部职工提出了“以改革为动力,三年内实现全系统扭亏为盈”的工作目标。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扭亏增盈措施,1999年当年即比1998年减亏27亿元,遏制了亏损连年成倍增加的势头。去年初,总社在对1999年深化改革和扭亏增盈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又提出“要加大改革力度,提前一年,即在2000年实现全系统扭亏为盈”的工作目标,三步并作两步走,做到三年目标,两年实现。
  为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从改革入手,紧紧抓住提高经济效益这个工作重点不放,采取了一系列扭亏为盈的有效措施。首先,他们联系实际,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国务院有关文件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不断增强扭亏增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其次,实行严格的扭亏增盈责任制。为了加强对扭亏增盈工作的领导,从总社到各级联合社,都成立了扭亏增盈办公室,层层明确领导责任,“一把手”亲自抓,领导班子共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第三,以改革促效益。两年来,他们始终以体制创新和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以建立和形成不再发生亏损的机制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基层社和社有企业改革。各地供销社系统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了一批盈利能力强、具有产业优势的龙头企业。并通过包、转、租、卖、破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企业和基层门店;通过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使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奖惩和经营业绩挂钩,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四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扭亏为盈目标,这个系统的各级供销合作社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和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富民兴社;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连锁配送等新的经营业态和信息网络等现代服务手段引入农村,开拓城乡市场。同时,他们在扭亏增盈的工作中,还特别注意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科学的管理措施,努力探索对社有企业监督管理的新形式;切实维护出资人利益,有效地防止资产流失,提高资产运营效益。
日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全系统扭亏为盈固然重要,但巩固扭亏增盈的成果,确保亏损不再反弹,继续建立和完善不再亏损的机制更为重要;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体制创新任重道远。总社理事会常务副主任、党组书记王金山也表示,今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还要进一步扩大经营空间,在加强为农服务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工作中,争取使经济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