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阅读
  • 0回复

兰到静时香有声——析王承典书画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25
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

  兰到静时香有声
——析王承典书画艺术
赵鹤翔
书法之美,美在“法象”。书者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操的主观内质和客观外在的大千万象相碰撞、整合、熔铸,而通过笔墨纸的气韵贯通,一帧具有审美价值的书法作品才有形成的可能。书法家的“法象”,是变形,是隐形,是风骨,是韵致,是气象,是书法家整体美学素养的结晶体和艺术功力的难以掩饰的坦露。许多书品,或崇高,或峻拔,或汪洋,或雍容,或恬淡,或怡然,或艳丽,或纤秀,或脂粉,不同风格和意味的存在形式都出来了,于是给予读者以不同的感染。
王承典的书法作品,总的看很大气,很自然,很舒展。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将进酒”类。这类作品给人峻拔崎崛、汪洋恣肆的美感;在运笔上以气制动,粗壮如牛健步,细密如龙蛇蜿地,粗细疏密间,蕴藉着齐鲁人文积淀的人格气质;二类作品是“书从读后纸无字,兰到静时香有声”。这类作品,在自然流畅中逸出大方潇洒气韵,给人灵动舒展的美感;三类书品,是与他的绘画作品形成密不可分的有机体的题签。他在给画作题签时,做到了兴之所致,灵之所动,信笔拈来。在章法布局上,使书与画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借助,不可或缺。“少时不识月,呼为白玉盘”、“品茗赏月”、“西风昨宵过园林,催绽黄花满地锦”、“方寸天地见宇宙,兵来将挡写春秋”等,无雕饰之着意,存灵性之跃动,臻于红花绿叶相映衬的佳境。
王承典的绘画作品,可谓奇葩竟绽。他的《芭蕉枇杷》、《芭蕉批杷双飞燕》、《酒魂》、《西风催绽》、《双奕》、《品茗赏月》等,知白守黑、冗繁削尽,笔墨简洁,点染自如,每一幅都是一首盎然灵动的诗。于是轻淡了人间烟火的熏呛,于是冰释了胸中的块垒,这既是深谷幽兰的孤芳自赏,寂寞梧桐的天人对话,又是充满人间烟火的亲情呼唤、故园怀念。
王承典的字画,特别是绘画,使人自然联想到朱耷简括的清雅和齐白石“十里蛙声出山泉”的声韵——他用最少的笔墨去营构一个特定的宏阔大世界,成为包容一个又一个活人灵魂的窠臼、栖息所。欣赏王承典的画,从中使人领略到他相当深厚的“画外功夫”,即文学和美学方面的素养,以及着墨之前的构思的精妙。承典先生作为文人字画,承典先生在繁忙的政务之余而为之,笔底功夫虽称不上炉火纯青,但他的作品却充满着文气、才气、空灵之气。
“书从读后纸无字”——这充满禅宗意味的绝句,从有到“无”的递减,是他好像要把群山粉碎,以至于“无”;然后,他再精意炼制、酿造,提取艺术结晶品——再造一座座艺术的群山——而达于“无中生有”。“兰到静时香有声”——这句充满“通感”的绝句,证明他立誓要用自己的生命灵性去创造自己的具有生命灵性的作品。是的,当兰草兰花成了“精”,她所释放的香气,是驾驭着响声而来的……
读王承典的书画作品,只用视觉是不够的,还要用听觉,乃至于嗅觉,这就是他的艺术魅力。(附图片)
催绽黄花满地锦(中国画) 王承典
陆游词(书 法) 王承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