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心头——徐州市政公用系统开展“让市民满意”活动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10
第1版(要闻)
专栏:

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心头
  ——徐州市政公用系统开展“让市民满意”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郭嘉
  编者按:水、路、车、气,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江苏省徐州市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狠抓文明“窗口”建设,市政公用系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做到“让政府放心,让市民满意”。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在江苏徐州,近3年来,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8000余名职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开展“让市民满意”活动,赢得广泛好评,获得众多荣誉。
  ——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市政工程总公司,全国市政工程最高奖“中国市政金杯奖”;
  ——自来水公司,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污水处理厂,全国先进污水处理厂;——公交11路,全国青年文明号线路。这个局还涌现出全国劳模和全国十佳青年志愿者,10多个单位、近百名个人被评为省、市先进。全局被江苏省评为市政行业中唯一的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
  让市民满意,“事”到“情”到
  在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属下,有一个闻名全国的先进集体——下水道四班。
  下水道四班,是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的一个以女职工为主的基层班组。多年来,她们用勤劳的双手、简陋的工具和火一般的热情,日复一日清淤除污,为民排忧,保障了城区雨水和市民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被誉为“新时代时传祥式的集体”。
  公用局党委号召全系统职工以她们为榜样,将全局工作定位在5个字上:“让市民满意”。他们认为,市政公用事业的产品就是服务,市民满意就是产品的唯一标准,就是产品的合格证。
  久住城里的人,最担心的莫过于经常断水。更何况徐州曾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可这里的市民不但家中自来水长流,有的还流出了“矿泉”。当初,该市的城市供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源。为缓解全市供水紧张状况,自来水公司动工兴建了地面水厂,使日供水能力翻了一番多。紧接着,他们将长期困扰煤矿安全的矿井水,净化成优质水,输入市区供水管网,并在部分小区实施分质供水,居民打开水龙头即可直接饮用。在引用矿井水的过程中,资金缺口较大,自来水公司的干部职工纷纷解囊,人均集资6000元,共筹措资金600多万元,为这项民心工程献上一份爱心。
  此后,他们又成立了城东城西两个供水服务中心,新增36个收费点,施行“一条龙”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
  执法与被执法者之间,常常是一对矛盾体。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辖下的执法者们,通过“让市民满意”活动的洗礼,却神奇般地将“顶牛”声变成了和谐声。市政监察中队在巡查执法中,先是要求必须做到制服、证号、证件齐全,纠正违章先敬礼、先亮证,不掀摊子不乱罚。尔后,又做到纠正违章要有理,宣传教育要说理,执法尺度要合理。后来,又演进到主动维护被执法者的正当权益。
  一次,中队长郑元解带领队员巡查时,发现一名下岗工人占道经营油烫鸭摊点。在向其宣讲有关法规时,那个工人诉说了好几个部门去罚款收取占道费的苦衷,称要经营下去,只好一一认罚。郑队长便带着他到市法制局等有关部门咨询,并同其它收费部门交涉,维护该业户的利益,帮助他解决了经营地点。
  为群众服务,“上”心“热”心
  为民服务贵在上心,重在热心,必须用心血去体察、去实干。
  为了保证向市民提供优质水,自来水公司去年斥巨资购买先进仪器,将部颁检验指标从35项增加到68项。
  为了方便乘客投诉和查寻失物,全市出租车行业实行有别于全国其它地方的特殊标识:一车一票,一票一号。
  为了防止行人意外掉入阴沟和井洞,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专门成立两个共60人的检查队,每天巡视和维护井箅,遇到风雨天,不少人还带动全家一起出巡。
  为方便市民出行,徐州市公交集团承诺“有路就有公交车”。短短两年,新开辟线路20多条,使市区公交线路增加到62条。基本实现了所有城区道路、小区、市场、旅游景点、院校和军营,都通公交车。还开通了红领巾班车、拥军班车、助残专车、消夏专车等。各种公交车辆达1000多台。各式空调车、旅行车、双层大巴、环保车,穿梭于大街小巷。车型、车况在全省名列前茅,其综合实力已名列全国公交40强。全市还办理了1.5万多张高龄老人免费乘车证;进行“星级”驾乘人员达标评比,真正实现了为市民服务规范化。
  路灯,被认为是城市的“眼睛”。在徐州,所有新建道路和主干道,已然“一路一灯型,一路一景观”。当地人夜行街头,不用看路牌,只要看灯型,就能知道自己的位置所在。知情的人会告诉你,这些灯大多是市路灯管理处的职工自己制作组装的。不仅造型别致,节省费用,而且这些街灯的灯芯都是双的,一根断了,另一根会自动亮起来。全市3.6万多盏路灯的亮灯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路灯管理处负责人向局领导拍胸脯说:“要是晚上有路灯不亮,拿我是问。”
  施工扰民,是很多城市的通病。但在徐州,文明施工、便民施工随处可见。市政工程总公司经理赵中良说:“铺路架桥为的就是方便群众,施工中也要想着群众。”进入他们正在施工的路面,很少看到常见的“前方施工,绕道行驶”的拦路牌。万不得已要中断正常交通时,他们也要修便道、搭便桥,为车辆和行人提供便利,把施工带来的不便减到最低程度。
  把工作做好,边“听”边“改”
  徐州市的公用事业行业之所以赢得群众的交口称赞,除了广大干部职工心系市民、辛勤工作外,还主要得力于强有力的约束监督机制。
  自去年始,全系统各主要部门都成立了投诉处理中心,开通了热线电话,专人24小时值班。对于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梳理,立即解决,迅速反馈,一时解决不了的,做好解释工作。局里还在全市聘请了66名行风监督员,每月进行一次明察暗访。要害之点,是全局统一执行“有责投诉一次下岗制”。这是一条“硬杠杠”,不仅事关个人的名声,还影响个人的钱袋。
  在全市率先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对于全局的中层管理人员,通过自我评价、民主评议、职工打分等程序,考核其实绩,择优上岗。竞争不上管理岗位的,参加工人竞争;竞争不上工人岗位的,到待岗培训中心学习,提高素质。局党委还采取“千人提意见,全局大讨论”的方法,每年两次发动下级干部和职工、家属,对上级领导和机关的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利改进工作。
  打破垄断,进行适度有序竞争。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的党委领导,手执一杆秤,不分嫡庶,不给扛着“国有”牌子的单位吃偏饭。他们的“定盘星”就是:如何让市民满意,更加满意。因此,他们运用市场法则进行有效约束,凡是适宜形成竞争格局的都积极推动,形成两个以上的投资实体。以出租汽车业为例,全市参加运营的有30多家。结果,局里的直属单位市公交集团为了在市场上抢占先机,去年一次就购买了150辆桑塔纳。竞争,带动了全市出租车行业车型的更新换代,也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高。全行业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不宰客,不拒载;有零找零,无零让零;夏天有凉席座套,其它季节有布座套和头套;夜间行车顶灯亮化。最终,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市公交集团也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