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十年磨一剑”的收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03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闲读偶记

“十年磨一剑”的收获
周大新
  九十年前爆发在豫西宝丰、鲁山、临汝和郏县一带,由白朗所领导的矛头直指窃国大盗袁世凯及其“洪宪王朝”的农民起义,是上个世纪初震撼全中国的一件大事。这支号称“中原抚汉军”的农民队伍,曾以燎原之势,席卷豫、皖、鄂、陕、甘诸省,战胜了由国内军阀和帝国主义联合进行的无数次进剿、围剿和追剿,从根本上动摇了袁氏封建独裁统治,为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最终画了一个句号。由于革命党的参与,使白朗起义具有相当程度的民主革命色彩,因此既是大幕卸落之际的绝唱,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起义的先声。但由于缺乏著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分水岭作用和承前启后意义的这一重大事件,在世人眼里已经变得扑朔迷离,云遮雾障。作者牛勾八追根溯源,穷究尽考,“十年磨一剑”,为九十年前豫西黄土地上的这场壮举绘制出一幅生动的文学长卷,填补了这个空白。
  《最后一次揭竿》绝非当今流行诸多“戏说”之类的历史题材作品可比。作者创作态度严谨,谋篇布局缜密,落笔持重从容。正史稗闻,相互佐证;叙事言委,真切确凿。读了小说,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乃至成败缘由,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毕竟负有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用文学语言阐释历史事件、向社会大众灌输历史知识等社会职能,小说在这一点上是成功的。
  小说另一成功之处,是作者善于置身特殊的历史社会环境中,体验揣摩人物的情感及其行为,把人物写活了。如白朗在拉起大杆之后、革命党委派的联络官到达之前,一方面造反,另一方面仍希望通过可靠渠道接受官府招抚和赦免的矛盾心态,就很真实,跳出了农民起义领袖人物形象的传统窠臼。再如军师白瞎子、二首领李鸿宾和参谋长沈体锐等,都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反面人物袁世凯也写得颇有独到之处。就连远远望着、虚虚几笔勾勒出的冯玉祥,也不同寻常,跃然纸上。
  这部小说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作者过于拘泥于历史事实,故事发展空间狭窄;大概是曾在报纸连载的缘故,一些情节略显得粗略,照应过渡不够。尽管如此,仍不失为近年来长篇历史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收获。(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