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纪念党的优秀干部郭佩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4
第12版(纪念与回忆)
专栏:

纪念党的优秀干部郭佩珊
郑伯克李锐胡克实郁文刘清
  郭佩珊同志已经离开我们16年了。追忆他的一生:对党忠贞不渝,学识渊博,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以及解放后虽受到错误的处分和不公正的待遇,仍奋不顾身地为党工作。这些使我们感慨万分。
  郭佩珊是河北定县人,1912年出生在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他的两个妹妹均是在抗战中牺牲的。他1930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在校时期学习了马列著作,诚心信服共产主义乃救国救民之本,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3年,他在北洋大学入党,曾任北洋大学学生会总干事,因领导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他在天津参加“社联”(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工作,后因疏散在冀东地区工作,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
  1935年,郭佩珊插班考入武汉大学机械系,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是武汉大学救国会主要负责人之一。1936年他参加武汉大学学生进步秘密组织———“九一八公社”和武汉大学青年救国团。1937年9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武汉大学党支部组织委员,后兼任中共湖北省省委农委组织委员。1938年,根据长江局领导董必武指示,郭佩珊考入国民党空军机械学校高级机械班,在这个班毕业后,分配到四川南川县国民党空军第二飞机修理厂。郭佩珊在武汉大学“一二·九”运动中及武汉大学建党后的工作表现,正如当时的湖北省工委书记郭述申同志在1994年3月26日致武汉大学校领导的信中所说:“郭佩珊是一个好同志,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他党性坚强,品德高尚,应该载入校史。”
  1939年12月,为加强云南地下党的工作,南方局派郭佩珊同志到云南,他于是向工厂请了病假。到云南后,任云南省工委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1941皖南事变爆发前夕,在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郭佩珊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利用原在国民党空军的关系进入昆明空军第十飞机修理厂。按照党中央和南方局确定的隐蔽精干方针和“勤学、勤业、勤交友”、“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政策,他广交朋友,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对日宣战。美国派14航空队和陈纳德组织的“飞虎队”来华参战,十厂也成为美军“301”基地,他们的飞机主要在十厂修理。郭佩珊时任该厂修造课白铁股股长,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盟军改进飞机性能,以出色的专业学识水平,为修复和改良美机作出了重要贡献。经他改装的B—25D型轰炸机,参加轰炸由缅甸入侵云南的日寇,给敌人重大杀伤,取得辉煌战果,受到盟军高度赞扬。国民党空军总部特准进阶连升三级和大额资金奖励,从此郭佩珊在国民党空军站住了脚。
  抗日战争胜利后,郭佩珊利用其担任空军修理厂修造课课长(相当于生产总工程师)的特殊身份,用破坏、肢解、变卖等各种方法,使美军留在云南的大部分可修复的250架飞机无法投入内战战场。同时,他用自己多年积蓄的几十两黄金购买飞机上配置的一些武器、电台等物资,送到党领导的游击区。
  解放战争时期,郭佩珊参加省工委领导的统战工作小组,并担任负责人。他利用担任云南科学工作者协会总干事、云南大学五联会(教授会、讲师助教会、职员联合会、学生会、工警联合会)主席、云南大学航空系教授等社会职务,广泛开展各方面的工作。1949年秋,他被派到滇东北游击根据地,担任滇东北地委统战部部长。12月卢汉在昆明率部起义后,他奉调回昆明市参加中共昆明市委任委员,并经组织同意进入起义后的昆明机场司令部任副司令员。在反击敌军第八军、二十六军反扑的战斗中,郭佩珊同志组织起义空军出动飞机空投宣传品,轰炸敌沾益、蒙自、西昌机场,有力地支援了昆明保卫战。
  郭佩珊在云南坚持了10年党的地下工作。在异常险恶的斗争环境里,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革命胆略,长期在友军和敌营里坚持党的工作,灵活运用党的政策策略,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和群众工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破坏敌机、阻止敌机参加内战;在云南全境解放前夕,组织起义空军歼敌,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
  历史上,郭佩珊也受过一些不公正待遇。但是,他都能以大局为重,正确对待。1958年,郭佩珊转业到中国科学院。
  尽管受到错误的处分和待遇,郭佩珊同志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1958年3月至1963年,他出任分管业务的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社长的几年中,组织出版了许多科学技术词典、手册等专著,其中许多专业术语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中。他本人因成绩突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工作者。1963年7月,他调到中科院物理所任副所长兼党委书记,由于熟悉业务、爱护人才,与科研人员相处融洽,在文革十年动乱中,他主持科学院物理所的工作,始终以科研为工作重心,团结依靠老、中、青科研人员,积极为他们的研究工作创造条件,对于那些有前瞻性的项目给予特别的支持。经全所同志的努力,该所在X射线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高温超导材料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据我们所知,郭佩珊生前曾不断向有关领导部门申述,要求纠正对他的错误处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于1983年5月,5701厂党委作出否定1953年对郭佩珊党内警告处分的决定,并报请成都纪律检查委员会于1984年2月批准。1983年3月,中科院批准恢复郭佩珊同志大学教授的职称。在郭佩珊生命的最后几年,尽管他身患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尽管他的住房、工资、待遇还未解决落实,他始终不忘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他一直坚持参加各项活动,为参加解放初昆明起义的前国民党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争取政治平反和改善生活待遇而奔走。在他的努力下,终于为这些起义人员争取了应有的待遇。他每月从自己有限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寄给远在四川冤死的老部下的遗孤。在郭佩珊身上,始终体现着一个正直的老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衷心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