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行道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5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行道树
吴子长
  今年夏天,江淮地区久旱无雨,据说这是近五十年来从没有过的。我所在的城市也因高温干旱变成了一个大烤箱,那宽阔的水泥马路在烈日下似乎随时都要冒出火来。为了减少烈日的熏烤,每天上下班我总是骑着摩托车在马路上急驰而过,从没留意道旁行道树下那一片清凉的所在。一天中午,妻带女儿回娘家了,家里没有人。于是我下楼来到距单位较近的一个小吃摊前,准备吃过饭就回办公室休息的,因为气象预报说今天有三十八摄氏度的高温。我看着马路中央那白花花的阳光,心想现在的室外温度至少在四十摄氏度以上。这时一阵风吹来,我感到一阵凉爽。吃过饭我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坐下来不想走了。因为小饭摊就设在行道树下,巨大稠密的树冠像一把大伞不仅为我们遮挡住毒热的阳光,还为我们引来了习习凉风,坐在树下比坐在办公室吹电风扇还要舒服十倍。我看着身旁一棵棵粗有一抱的行道树,突然想起春天的事来。
  春天时我们几个人在办公室里闲聊,当有人提到过敏咳嗽时,我们认为这都是法国梧桐惹的祸。我们这里的行道树都是法国梧桐,这种又叫悬铃木的树有许多毛刺和绒絮,被风一吹,弄得人眼睛鼻子嗓子很不舒服。记得我当时还偏激地说,政府应该下令将这些行道树通通砍掉,换成别的树,哪怕什么树没有也比有这种树强。现在看来这是多么自私的想法呀。春天以来,我们这里一直没有什么降水,淮河已降到历史最低水位,城市生活用水都在告急,但这些行道树没有人给它浇一滴水,它不但坚强地挺立着,还用葱绿的叶柔韧的枝坚强的干为我们撑起了另一片天地。
  我们这个城市虽然是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煤矿城市,但在城市规划方面却颇有超前意识。记得十八年前我怀揣派遣单到市政府二楼的市人事局报到时,就被市政府大院那郁郁葱葱的绿色震惊了。后来修建的从政府门前通过的洞山大道,两旁的行道树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也成了规模,已形成一条从政府门前通过的绿色通道,它正以自身的力量改善着我们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欢迎它呢!
  我赞美行道树,赞美它只付出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