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阅读
  • 0回复

又见泉城涌珠玉——济南市实施保泉工程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08
第1版(要闻)
专栏:

又见泉城涌珠玉
——济南市实施保泉工程纪实
本报记者宋光茂王科
  编者的话
  济南,因泉而名,因泉而兴。四大泉群、七十二名泉、二百多泉眼,“天下惟济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胜景,曾引来许多诗赋词曲。“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面对汩汩泉流,宋人黄庭坚发出“济南似江南”的赞叹。
  泉,滋润古城数千年,近几年却先后停涌。何日再见“吐珠涌玉”?江泽民总书记曾两次询问,济南人梦牵魂绕。一场保泉、护泉行动,在千年古城展开了……
  我们将这篇通讯献给广大读者。
  今年国庆节前夕,五龙潭、珍珠泉冒水了,趵突泉复喷了,市区内100多处泉水重涌珠玉。560万泉城人欢呼雀跃,争相观泉。一个“十一”黄金周,泉水给济南市带来5.5亿元收入!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孙淑义察看泉群时说:泉水复涌,既提高了济南市的知名度,更振奋起泉城人的精气神。保泉工程,就是满足群众需要,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
  “绝不能让名泉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泉是济南的魂。济南的经济、文化,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无不带着泉水浸润过的印迹。
  然而,济南人守护了二三千年的明珠,在20世纪末期变得黯淡了。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自1975年以来,“波涛声震大明湖”的趵突泉,开始由常年喷涌变为季节性喷涌,但一般会在每年的夏季复涌。1999年以来济南市遭遇连续3年的罕见旱情,趵突泉于当年3月2日沉沉睡去,汩汩泉水变成一潭静水。各大名泉也悉数停涌。
  “不饮趵突水,空负济南游”。慕泉城之名而来的旅游者,寻寻觅觅,最终看到的只是一眼眼干枯的泉池。“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的胜景,游人只能在想象中体味。
  泉水停喷,使济南人心焦。为了让泉水复涌,为了“泉城”名至实归,近3年来,济南各界人士不断献计献策,自发保泉护泉。1998年6月,10位普通市民致信市政府,并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保护名泉、抢救名泉!山东师范大学76岁高龄的黄春海教授给市委书记写信,力荐“补源保泉”良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考察济南保泉工作时,也语重心长地说:“省城人民十分关注名泉复涌,群众关心的事情,就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
  泉水喷涌,我们的城市就会增值;泉水干涸,我们的城市就会贬值。绝不能让名泉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泉城上下行动起来,从省市领导到普通百姓,纷纷加入爱泉保泉的队伍。
  “名泉水不复涌,我辞去职务!”
  今年3月,孙淑义代表济南市委、市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在正常年景下,要让趵突泉常年喷涌。济南市市长谢玉堂也保证,名泉水不复涌,我辞去职务!
  一场保泉护水的战役打响了。
  第一仗,“关井保泉”。济南市二环路以内原有142眼自备水井,每年开采的地下水在5000万立方米以上,占济南市用水量的70%左右。
这一眼眼水井,就像泉脉上的一根根吸管,把一处处名泉“吸干”。
  城区内119眼自备水井相继关闭。然而,要想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比例由7∶3变为3∶7,还得求助与城市擦边而过的黄河。
  在黄河边掘地蓄水,鹊山水库动工;让平地上崛起高湖,玉清湖水库上马。两项工程投资20多亿元,创下济南供水史上投入之最。随着两座水库相继供水,济南市自1936年以来,地表供水量首次超过地下水!
  初战告捷,济南人乘胜追击。今年,济南降雨量比常年偏少100毫米左右,地下水补给严重不足。用地表水补充地下水,“回灌保泉”新战役又打响了。
  今年8月18日上午10时,济南南部山区的卧虎山水库溢洪闸缓缓抬起,开始放水。清澈的水流通过玉符河崔马至西渴马河道时,水量大减。这一段,当地人称“十八漏”,每次下雨,河床过水,都能看到河水打着旋儿往下渗。这部分河道,沙砾石层与下面岩溶发育的地层直接接触,渗透能力极强,正是回灌补源的理想地点。
  卧虎山水库放水几小时后,玉符河附近的地下水位开始上升。两天后,相隔40公里的趵突泉一带地下水位也明显上升。此后10天里,卧虎山水库共放水1000万立方米。这也是国内岩溶地区首次人工补源实验。实验成功了!强渗漏点的地上水回灌,有效地补充了泉城的地下水。
  济南水脉探测实验小组又在市区南部的几十个实验点上,每个点放了1000亿个特殊细菌的孢子,用它们来跟踪地下水的流向。8个小时后,黑虎泉的泉水中发现了大量孢子,十几个小时后,趵突泉、珍珠泉也发现了同类孢子。实验证明,济南南部山区东南、南、西南三个方向,地下水呈扇面状汇聚泉城,城区内的四个泉群,重又互相连通。
  “让城市永远喷珠涌玉”
  群泉复涌后,济南人算了一笔账:四大泉群的日喷涌量约20万立方米,水质几乎可直接饮用。按目前自来水每立方米1.75元的价格计算,每天就是35万元,一年就是1.2亿元。人们形象地说,济南城里,“喷珠涌玉”。
  为了让城市永远喷珠涌玉,济南又开始了泉水“先观后用”计划——在大明湖西南门附近建一座净水厂,每天回收10多万立方米泉水,经处理后并入居民供水网;剩余泉水引入护城河,补充大明湖。届时,游人可在护城河里荡起轻舟,环绕古泉城,划入大明湖。
  观水思源,济南人再接再厉。南部泉水涵养地生态保护建设开始实施,走在那片1200平方公里的山岭上,不时可见“封山育林”的醒目标志。几年后,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50%以上。南部山区一道道山谷间,确定了24处强渗漏点。每个强渗漏点上,计划修建两座以上蓄洪拦水坝,更多的地表水可以转化为地下水,泉域地下水的补给量将提高到日均40万立方米以上。趵突泉“平地涌出三尺涛”的胜景,指日可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