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阅读
  • 0回复

拿什么拯救人文精神——读长篇小说《沧浪之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1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新作鉴赏

  拿什么拯救人文精神
  ——读长篇小说《沧浪之水》
  孙德喜
  长篇小说《沧浪之水》(阎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所指涉的,是关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价值选择的重大话题。这一话题与前几年的人文精神讨论有关,同时也将讨论向前推进了一步。小说提出的问题是:传统的精神资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是否仍然具有效力和可操作性?如果没有,又应以什么价值取而代之,也就是说,拿什么去拯救人文精神?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池大为20年的经历描写,表达了对传统精神资源现实有效性的质疑。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池大为具有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使命感、责任感、人道情怀、良知原则、人格意识,等。他父亲一生的经历,以及父亲留下的那本具有象征意味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都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在这样的背景下构筑起自己全部的意义世界”。他时常到先贤的生命褶皱中去访微探幽,感到了“不朽的灵魂在虚无之中盈盈飞动,留下一道道优美飘逸的曲线”。他以此为精神阵地,以理想主义的姿态对生活中的庸俗作了比较顽强的抵抗。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就是写的这种抵抗过程。这种抵抗也是他的责任感,良知和人格意识的具体表现。
  但这种抵抗被现实证明是无效的,苍白的,除了使自己在生活中举步维艰,并没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他感到了孤独,连妻子也不理解。他体味到了历史上“那些为了纯粹心灵的理由的坚守的人,在空旷寂寥苍凉广阔的历史瞬间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四顾无援”的悲凉处境。特别是这种坚守失去了充分的理由,“我不害怕牺牲,却害怕这种牺牲像大海黑暗深处的一条沉船”。的确,展开着的市场已经改变了人们存在的历史处境,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市场为依托成长起来,这对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人文传统的精神杀伤力是巨大的,在池大为那里,当一切坚守都变成一种说法,人文坚守的价值平台又在哪里?但如果没有这种坚守,而让物质化占有了我们的全部价值和心灵空间,知识分子的身份又如何确定?
  池大为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放弃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价值坚守,以及由这种坚守确定的身份感,宣布“要杀死过去的自己,重新做人”。他的转变是平缓的,又是陡峭的,这相当典型地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在历史转型时期的精神姿态和价值选择。当池大为以功利性作为人生的唯一原则,他的命运就有了急速的转变,各种利益都争取到了,并官至高位。小说结尾,他在父亲坟前冥想:“而我,你的儿子,却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口实之中,随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于是我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
  “被迫的虚无主义”,这是当代相当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作者对由中国历代文化名人所代表的人文精神有着依恋,却又不得不揭示它不能应对新的历史环境的残酷真相,进而提出了拿什么来拯救人文精神的命题。这也是为什么小说充溢着令人心动的挽歌情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