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8阅读
  • 0回复

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展开 已确定一百五十六个重点地区和三百四十五个重点整治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5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展开
已确定一百五十六个重点地区和三百四十五个重点整治市场
本报北京4月24日讯 记者李建兴今天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获悉: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
  据了解,目前,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确定了156个重点地区和345个重点整治市场。同时,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均成立了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专项整治工作的负责机构。
  据介绍,内蒙古自治区要求各地把集贸市场专项整治与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专项抽查、查办大案要案、打击违法违章行为、强化市场监管、建立诚信机制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标本兼治。
  吉林省明确提出,集贸市场专项整治要力争达到以下整治目标:一是市场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按规定办理注册登记并及时年检,建立真实的“经济户口”;二是使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和仿冒知名商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行为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制“黄”贩“黄”行为被坚决查处,贩卖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行为被制止;四是经营者亮证经营、明码标价、信誉服务;五是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定规范。
  北京市对全市集贸市场进行了详尽的摸底调查,查明全市共有各类集贸市场1298个,入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法人、非法人企业共计223036户,各类集贸市场经营管理机构1206个。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决定在全面查处集贸市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按照“限制、淘汰、完善、提高”的原则,从治本的角度,对辖区内的集贸市场进行清理整治。
  四川省针对本省集贸市场现状,提出要强化集贸市场上市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试点推行重要商品入市备案制,加大对集贸市场交易的重要商品的监管力度。
  天津市根据调查后掌握的情况,提出了四个百分之百的整治目标:各类市场的登记发证率100%,场内经营者的有照率100%,市场主办单位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履行职责到位率100%,行政执法部门入场监督率100%,并提出现阶段的治理重点是“打假保春耕”、“打假保安居”、“打假保名优”、“打假保旅游”、“打假保安全”、“打假保健康”、“打假保信用”等七打七保红盾执法行动。
  黑龙江省采取了“十查十看”的检查办法,在第一阶段行动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4817人次,检查各类市场436个,共受理各类举报232件,受理消费者投诉885件,查处“三无”企业48户,取缔无照经营333户,取缔黑窝点14个,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454起,案值194万元,共收缴罚没款98.6万元。
  大连市工商局以肉食品整治为突破口,打响了集贸市场整治的首次战役。执法人员从城乡接合部开始,用10天时间一举端掉了22个私屠乱宰和熟肉制品的黑窝点。另外,集中市场监管人员800余人次,与公安干警、畜禽监督队、卫生防疫等部门联合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了地毯式突击检查,检查业户520户。
  浙江省在动员部署后,迅速投入了整治行动。杭州、绍兴、嘉兴、丽水四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仅3月17日至24日就出动执法人员2890人次,检查市场644个次,检查市场经营户20623户次,查获各类案件527件,其中大要案件20件,总案值347万元。
  青海省以食品、粮油、农资为重点,组织对集贸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