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锦州:建批发大市场 促职工再就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7-28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锦州:建批发大市场 促职工再就业
本报记者 郑有义 张毅
  “我现在每月纯收入3000多元,是原先的10倍呢!”在辽宁省锦州光彩批发市场,业主田英爽快地告诉记者。田英是锦州纺织厂的下岗工人,以前在单位上班,每月只拿300元生活费,如今在这里摆了两个摊位,专营太阳镜、皮带批发业务,生意很红火。
  在这个市场里,像田英那样愉快地料理着自家营生的有1800多户。在3万多平方米的营业大厅里,食品、服装、百货、家具、家电等商品琳琅满目,柜台布置得井然有序。
  锦州市劳动局的同志介绍说,锦州目前有5万多人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压力非常大,这个市场可帮了大忙。为建这个市场,锦州市方方面面没少费心思。通过市政协牵线搭桥,中国光彩促进会对锦州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从商业发展看,辽西地区缺乏一个综合性的一级批发市场,而锦州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铁路、港口交通便利,建设大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们的想法与锦州市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2000年5月,一个22万平方米的批发市场动工了,2001年10月,其中一个3万多平方米的大厅开门营业。由于市场招商重点面向下岗职工,锦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试营业2年,5年免收工商管理费,前店后厂享受更优惠政策等。各地客户纷至沓来,1800多个摊位销售一空,一下子解决了本地36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近期,又有3万平方米的营业厅即将开张。据估算,这个大市场全部投入运营后,可直接提供3万个就业岗位。
  为了让下岗职工适应新的工作,市场管委会办起了免费培训班,请做生意的大户介绍经验。市场还专门组织业主到义乌、台州、绍兴、西安、武汉等地,教他们到哪儿进货、怎样讨价还价,回来后教他们销货的技巧。果树农场下岗职工刘锦民跟着跑了两趟,跟对方建立了联系,现在打一个电话,货就发过来了。如今,业主中工作能力较强的,已经做了厂家的区域销售代理。
  锦州市政协副主席刘怀信说,业主们原来大都是下岗的,本小利薄,许多人刚开始也就挣个盒饭钱。不过,半年下来,一般每个月都有千儿八百的进项。有政策优惠,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有稳定的收入,业主们创业的心气儿更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