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筑好安全网 撑起保护伞 宁波二十八万国企职工理顺劳动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7-30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筑好安全网 撑起保护伞
宁波二十八万国企职工理顺劳动关系
  本报宁波7月29日电 记者何伟报道:截至6月底,宁波市3839家企业中28.15万名职工在近3年的改革中理顺了劳动关系,占应理顺劳动关系职工总数的97.2%。这标志着宁波的国企改革攻坚战基本告捷。
  按照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宁波及时出台了26个地方政策性配套文件,涉及国有资产布局、产权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主动调整了国有经济布局,将国有资本向交通港口、城建公用、基础电力、政府投资性公司及骨干企业等支柱产业集中,从根本上扭转了国有资产战线长、分布散的格局。
  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改革,是宁波市国企改革的主攻点。宁波市各县(市)区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自1998年起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并与理顺职工的劳动关系同步实施,现已基本结束。按照“转变身份、适当补偿、承认工龄、续接社保”的办法,把国有资产的置换收入首先用于理顺职工劳动关系。通过理顺劳动关系,广大国企职工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市属企业也基本上形成了“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员工能进能出”的用工新机制,企业活力大增。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细致,市属企业两项制度改革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全市28个行业的327家企业已全部与职工理顺了劳动关系,人数达到10.3万人,占应理顺劳动关系职工总数的90.2%。市属企业理顺劳动关系的职工中,其中被改制企业吸纳的有4.83万人。
  为了给国有企业改革创造稳定的环境,宁波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先行一步。该市实施了“116工程”,每年为大龄失业人员提供1万个合适就业岗位,走访1万户困难失业人员家庭,为大龄失业人员提供6次就业服务。同时,该市出台了鼓励帮困就业办法、三条最低保障线和8项措施,确保特困职工的再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仅今年1至6月,全市就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1.74亿元,有2.86万人领取经济补偿金进入市场就业。
  今年上半年,全市1.1万名国企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同时,市属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入市场的步伐加快。至6月底,全市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已由1997年底的3.3万名减少到1225名,基本形成市场化的用工机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