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奶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2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大地

奶箱
胡弦
  最早没有奶箱,那时候,送奶的是一个胖胖的妇人,孩子们叫她奶娘。她用自行车带一只筐,筐里盛着瓶装的酸奶,零卖。她认识这一带的孩子,谁要喝时就给谁一瓶,然后再向家长收钱。
  那时候,喝奶的人少。
  仿佛是一夜间,喝奶的号召一下子就深入了人心。“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各家的门前,奶箱已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都是自制,有用铁桶的,有用纸箱的,或铁丝缠或钉子钉或胶带粘,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看上去挺好笑。禁不住妻子催,我也做了一个:把一只可乐瓶拦腰锯开,钉在墙上。
  大约这样的奶箱,连奶业公司也有些看不下去了。一天,一批奶箱分发了下来,草绿色,很漂亮,每个订户一只,还免费。我研究了半天,弄明白了结构,组装起来钉到墙上,立时觉得楼道里风景大变。
  那些绿色的小箱子,像鸟巢,又像春天的信使,带来了明媚和生机。
  又仿佛是一夜间,奶厂也多了起来,身着牛奶一样洁白服装的“美眉”,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每天晚上,她们还会敲开我家的门,给我们上健康和经济课。“从这个月开始,订一个月送十瓶……”几乎是在一瞬间,我妻子就敲定了下来:喝这种优惠奶。
  于是,我家门前的墙壁上又多了一只奶箱,深蓝色,铁的,比原来那只宽大许多,一钉上去,就像在对旁边那只示威。
  新奶新味道,我们的口舌还真要重新来适应它。这种奶优惠三个月,我就说,等优惠期过后,我们还订原来的那种吧。但我妻子另有打算,她说,还会有新奶上市的。果然被她言中,而且优惠期更长,我们家的门前钉上了第三只奶箱。
  很显然,三只有些挤了,每一只都挺漂亮,但钉在一起,怎么看都怪怪的。况且家家门前如此,走在楼道里,猛然觑见那么多箱子悬在墙上,心里还真有点吃惊。
  钉第四只奶箱时,有了争议。妻子尝过那种产品,味道一般;我认为门前再钉箱子,类似于搞笑;女儿却坚决要钉,因为那只奶箱太漂亮了,粉红色,像童话中的一座小房子。拗不过她,只好钉上。那一阵子,每天早上取奶,我们要用三把钥匙,开三个箱子,最早的那只一直被冷落,渐渐落满灰尘,发暗,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又像是约好似的,所有的奶都不优惠了,我们开始认真品味那些奶的味道,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奶娘送的好。于是,将那只箱子扫掉灰尘,重新启用。其它的看着就有些碍眼了,终于有一天,我把那几只全部拆了下来,心里一下子轻松许多,再看看满墙的疤痕,觉得挺幽默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