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军事题材电视剧的缺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24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军事题材电视剧的缺憾
邢拥军
近两年,荧屏上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以我军现代化建设为题材的电视剧,像《和平年代》、《突出重围》、《导弹旅长》,及正在热播的《DA师》。这些电视剧情节扣人心弦,节奏张弛有度,较好地展示了我军革命化、年轻化、现代化的进程,塑造了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钢铁之师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热血沸腾。然赞叹之余,让人有三点遗憾。
  一是过分现代化。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以现代化的装备打赢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质量建军的目的,也是现代军事题材剧的主旋律,这不容置疑。但一味地去渲染这一主题,未免就让人觉得有些牵强附会,没有真实感了,如《突出重围》在展示我军打赢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时,就有些过。红蓝双方对抗中使用了大量的电子战、信息战、远程精确打击等现代作战方式。可这些方式大部分是停留在道具和导演的丰富想象力上。其实,看看地上跑的那几辆老式坦克和装甲车,就能说明些什么。实事求是讲,我军的现有装备还远远没有达到剧中所显。
  二是过分地方化。也许是为了增加卖点,吸引观众,剧中部分情节受地方现代剧影响太深。如有些剧中的主要人物常常拿个手机“喂喂”地喊个不停,军官开车带女友潇洒地满大街兜风;还有军营里开酒吧,让女兵当服务员,众干部去喝酒聊天;更让人觉得离奇的是上级部门来检查工作,单位出了纰漏,副旅长竟然开上车,带上钱,去找上级老领导摆平此事。然而现实中,对军官使用手机、喝酒是有严格规定和限制的,非车管干部开车就更是严令禁止的。同时,对现代知识性军官的塑造也是书生气太浓,兵味不足,缺少坚毅阳刚的气质。
  三是过分爱情化。从这些剧中看,在上演军队现代化的同时,爱情戏也紧跟时代步伐贯穿始末。知识型、事业型、漂亮型的现代流行美女纷纷投入“军营”的怀抱,众英雄也是难过美人关。《光荣之旅》里贺援朝婚变,进修时爱上了教员季风,是一场刻骨铭心的师生恋;《突出重围》中司令员的女儿方怡移情别恋去爱丈夫的战友朱海鹏,朱海鹏又爱自己同事的妻子江月蓉,还有众多崇拜“战神”的美女围绕左右。可生活中,因军人职业的特殊性,爱情哪会如此丰富多彩?
  有的只是天各一方默默地祝福与思念。
  诚然,既要发扬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地开拓创新,是现代军事题材剧的难点,可这也恰恰是卖点。至于如何结合好这个点,笔者非行家里手,也没什么高见,只想若能在源于生活,尊重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艺术加工,就会减少上述遗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