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阅读
  • 0回复

开发海洋资源 发展海洋产业 建设航运中心 青岛做足“海”文章构筑新优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4-07
第1版(要闻)
专栏:新思想 新突破 新局面 新举措

开发海洋资源 发展海洋产业 建设航运中心
青岛做足“海”文章构筑新优势
  编辑点评
  青岛的特色在海,优势在海,希望在海。发展的新思路,工作的新举措,从哪里来?从根本上说,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抓住机遇,着眼特色,重点突破。青岛这样做了,突出自己的优势,立足优势做文章,这样就“新”意盎然。
  本报青岛4月6日电 记者宋学春报道:3月底,一项总投资为2亿美元、计划3年建成的“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项目正式签约。这是青岛市“围绕大海做文章”中的一个小标题。对海滨城市青岛来说,港口经济、海洋经济和旅游经济“三大特色经济”,均与“海”密切相关。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青岛正做足“海”文章,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青岛的“三大特色经济”犹如三匹骏马,拉动青岛经济快速增长。截至2002年底,“三大特色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46%左右。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说,大力培育和发展港口、海洋、旅游三大特色经济,将较快提升青岛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2月19日,青岛市长夏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培育“三大特色经济”列为青岛市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
  青岛以迎奥运为契机,大规模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场面处处可见。汇泉湾畔著名的第一海水浴场和汇泉广场正在大规模改造,塔吊林立,机声隆隆。在八大关风景区海边,一段滨海景观步行道已经建成,青岛提出要将全长约37.5公里的滨海景观步行道当作“艺术品”建设。在郊区,从胶南市琅琊台镇至即墨市丰城镇,一条300公里长的滨海大道正在建设中,像串珍珠般连起青岛海岸线的各个风景点。行驶在已具雏形的滨海大道上,一边是浩淼大海,一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海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2月12日,随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青岛北海船厂搬迁协议的签署,处于青岛浮山湾一带的奥运场馆建设大幕正式开启。为了赛后可持续利用,青岛设计好了赛场的未来。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结束后,将成建制地把水上赛场交给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使它成为一个帆船运动基地。还将建立国际性的游艇俱乐部,建设永久性的旅游码头,吸引更多的海外游人。
  青岛是我国海洋科技力量最集中的城市,有25家有关海洋的科研、教育机构,具有高级职称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占了全国同类人员的一半以上,他们承担了国家海洋领域的大多数重大科技项目。青岛提出了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目标,并着手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完善技术开发基地,建立一批中试基地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使海洋产业逐步成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三九集团、中鲁远洋、国风集团、国大生物等一批大集团公司纷纷参与海洋药物开发。
  城以港兴,港以城荣,有着111年历史的青岛海港焕发着青春活力,一个现代化的新港赫然矗立在胶州湾西海岸。临港工业区内,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车造船以及新材料等产业正在加快聚集。同时,现代物流业、临港商贸、港口旅游、港航服务等多个带有明显港口经济色彩的第三产业链条,也正渐渐具备雏形。青岛市委、市政府思路明确:青岛前湾港向国际重要的中转枢纽港挺进,尽快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