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阅读
  • 0回复

大型工程建设的一面旗帜——对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9-07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型工程建设的一面旗帜
——对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的调查
本报记者 夏长勇
  立于东莞境内的笔架山,放眼俯瞰,但见一条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巨龙,由东江左岸起步,跨河流,攀高山,钻隧洞,一路奔向深圳水库。
  这条巨龙“腹”中流淌着的,是清澈的东江水。经过4级加压,逆势而上,滋养沿途东莞、深圳群众。注入深圳水库后,再经两条涵管,流向香港。港岛用水的80%,来源于此。
  这,就是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工程历时近三年,于今年6月28日正式完工启用。22000多个单元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5.1%,整体质量国内一流,4项技术世界领先。
  这一投资47亿元的工程,没有“倒”一名干部;征地拆迁涉及3000多户、5000多亩地,没有一名群众上访;51.7公里的土建、隧洞施工,没有一起责任死亡事故。
  这样一个优质而又廉洁的大型工程,是怎样创造的?
  健全廉政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强烈的“政治安全”意识,是工程廉洁的前提
  香港,三面环海,淡水奇缺。昔日民谣唱道:“月光光,照地堂,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阿妈上佛堂,唔知几时没水荒”。水荒,如悬顶利剑,曾令东方明珠黯然失色。
  1963年,又一次特大干旱袭击香港,港府关闭了居民家中的自来水,只开通了街头为数极少的供水站,定时定量供水。同年12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国家拨出专款3584万元,用11个月,建成了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清澈的东江水被引向香港,从此结束了香港长期缺水的历史。
  上世纪下半叶,香港经济飞速发展,用水需求剧增。为此,东深工程曾于上世纪先后进行过3次扩建,累计耗资20亿元。然而,进入21世纪,东莞、深圳经济快速发展,流向东深供水明渠的生活、工业污染物增加,影响了供水段的水质。
  供应香港的水是“生命之水”、“经济之水”,是“繁荣之水”、“稳定之水”,一定要尽全力保证这股水清洌如初。经过反复研究,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从2000年8月起,对东深工程再进行大规模改造,重建一条全封闭输水管道,实现清污分流。
  东江在北,深圳在南,北低而南高,东江水注入深圳水库,就要使“水往高处流”。东江水经左岸的东莞桥头镇太园一级抽水站,穿越石马河进入东深渠道。一共要用4级提升,共提升46米。而且,建筑长达51.7公里的全封闭输水管道,必须穿山越岭,凿洞架桥,施工难度极大。
  当时的粤海集团及某国际权威咨询公司对东深改造工程进行造价讨论,认为至少需要74亿元人民币。省政府果断拍板:由水利厅履行代业主职责,负责工程建设工作,工程总投资不得超过47亿元。
  重担压身,工程总指挥、水利厅厅长周日方,常务副总指挥、副厅长彭泽英寝食难安。东改工程凝聚着祖国对香港特区人民的深情,工程质量不过关,要出大事;万一“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政治影响更坏。
  经过讨论,厅党组达成共识:狠抓廉政建设,防止腐败发生,是保证东改工程质量上优秀、政治上安全的前提。为此,在组建指挥部时,以厅纪检组长任组长的东改工程监察审计组迅速成立,小组有权对工程招投标、工程变更、工程质量、各奖项的评定及工作人员遵纪守法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厅纪检组副组长熊振时任工程副总指挥兼办公室主任、招投标领导小组组长,直接参与工程建设领导工作和监督工作。
  47亿元的工程,成千上万个管理环节,要不出违纪违法问题,根本上还是要靠规范的制度。在省纪委、监察厅帮助下,工程指挥部对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一项项找,一个个查,据此制订出《关于施工变更的廉政制度》等4项廉政制度,财务及合同管理、工程管理、行政管理等5大类45项规章制度。
  要始终让建设者头脑中绷紧廉洁、守法之弦,就要把思想教育贯穿始终。2000年底,总指挥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建立了“党员之家”,党员每月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上一次党课。指挥部干部参加,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也被邀请参加。省委党校教授被请来上党课,省纪委干部讲党纪条规,观看警示教育录像片、反腐败成果展览等活动经常组织。走进设在东莞市塘厦镇的总指挥部驻地,但见台球室、阅览室、篮球场等娱乐健身设施一应俱全,食堂炒的菜美味可口,保证干部职工随时有饭吃。熊振时说,生活环境好了,就可以减少干部外出应酬的机会。
  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对记者说,东改工程之所以成为廉洁工程,一个重要的经验是,工程未动,廉政先行,而且思想教育贯穿始终,使“干净”干事、政治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
  制约个人权力,完善防范体制。充满改革精神的“东改模式”,是工程廉洁的重要保证
  “抓廉政,不能是超然物外的监督,而要将廉政建设与工程建设有机融为一体,贯穿于重大事项的全过程。”根据这一理念,工程总指挥部在处理招投标、合同变更、征地移民补偿等重大事项时,处处充满改革探索精神,创立了一条可资借鉴的“东改模式”。
  工程招投标,最容易滋生腐败。指挥部成立之初,水利厅党组就定下规矩:党组成员一律不得干预招投标工作,不得介绍工程队。工程的土建施工、材料、监理、机电设备四大部分59个标,全部由省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公开发布,面向全国招标。同时坚持“合理价格原则”,不以最低价中标,防止了投标人哄抬投标价和恶性竞争。对投标单位的评审,投标价因素只占40%,招投标委员会的专家还要对投标单位的业绩、方案的先进性、投标方的经营与财务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打分,现场公布排名,现场宣布结果,现场解答疑问。结果,招投标当日,每公布一次结果就响起一阵掌声,中标者鼓掌,未中者也鼓掌。
  东改工程引进了设计监理。受聘而来的,是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的20多位设计师、工程师,他们的任务,是对全工程6780多张设计图纸进行审核把关,减少设计隐患,防止设计上的浪费和腐败。
  征地移民补偿,历来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棘手事、麻烦事,常规的做法是“一脚踢”,即业主将补偿款包给地方政府,政府再成立专门的移民机构。这样做,预算往往超支,而且极易被克扣、挪用,引发上访事件,最终拖延工期。“东改工程”的征地移民工作大胆探索,在东莞市政府的支持下,采用了直接将补偿金交付物权人的办法,并花费500万元巨资,从社会上聘请20多名专家担任“征地监理”,作为独立法人,对这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在计算、确定农民的补偿费时,征地监理、当地国土局、镇政府、村委会、物权人全部到场,现场测量土地,清点果树、青苗,并根据国家规定算出赔偿数,几方当场签字后,物权人即可到指定银行领款。依靠这种直接、透明、高效的方法,东改工程涉及8个镇、32个村、3000多户居民、5000多亩土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在2个月内即告完成,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总补偿费比概算节约了近亿元,创造了中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人人有权,有建议权、发言权;人人又没有权,没有最终拍板权,没有个人批钱权”,这种用制度弱化个人权力的做法,在处理合同变更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对待合同变更,工程指挥部有几句话,叫做:“现场办公,集体决定,分责办理,按职会审,依法支付”。施工方提出要求后,由总调度中心召集施工、监理、设计、指挥部四方参加,在现场办公会议上集体论证,你为什么要变更、变更方案是否合理科学,大家讨论、研究、答辩,最后形成决定再递交指挥部工程部、计财部层层审核。
  有权与没有权的辩证关系在工程监理中也得到充分体现。监理工程师汪伦焰深有感触地说:“只要监理说不行,那就一定不行;如果监理说行,还必须得到业主、设计、施工方的确认才行。这样一来,施工单位就不想买通我,买通我也没有用。”
  约束机制约束了参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人,“东改工程”总指挥周日方、常务副总指挥彭泽英自信地对记者说,3年来,我们没有独立作出过一项决定,没有独自签过一张支付单。
  正是这种相互制约、严密有效的防范机制,保证了东改工程的“干净”、高效。正如广东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华元说的:“东改工程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注重管理,最根本的经验是用一种好的机制来管理工程。”
  “梯次递进”的激励手段,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保证工程优质廉洁的巨大动力
  “东改工程”一拉开帷幕,总指挥部就提出了建设目标: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要达90%以上,不发生一起责任死亡事故。要实现这个目标,难!
  难在两点,一是技术上的,工程总长51.7公里,隧道就有15公里,施工者要“头顶水库,脚踩泥泞,腰缠公路”,技术难度大。二是管理上的,参与施工的46支队伍来自五湖四海,要监督他们,指挥部48个人全天不闭眼,都“盯”不过来。所以,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参建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各路诸侯”成为有机统一体,变千军万马为“一枝枪”。
  经过反复设计,一个被称作“梯次递进”的激励机制诞生了,工程指挥部称之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省水利厅厅长周日方认为,市场竞争机制并不排斥劳动竞赛,但新时期的劳动竞赛要抛弃过去重精神轻物质、虎头蛇尾、大轰大嗡等做法,加大物质激励的分量,将竞赛与施工单位市场信誉评估相结合。
  为此,工程总指挥部设立了劳动竞赛办公室,确定了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进度目标、投资控制、廉政建设等5项目标。围绕这些目标,设立了质量优秀奖、质量特别优秀奖、安全文明奖、里程碑达标奖、标兵段、信得过标段、准优秀施工单位、“十杰”工作者等8大类27个奖项。常务副总指挥彭泽英说:“东改工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东改工程在进度、质量、安全方面不能出任何问题,花些钱激励,等于为工程买了‘保险’。实践证明了用这些钱,值!”
  评奖又是“梯次递进的”,要“逼”得施工方一回得奖,就得回回得奖,不能退,只能进。总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站等各方50多人,组成评比检查组,每季度一次,对全线16个土建标段质量评比打分。三次评上“施工标兵段”的,晋升为“信得过标段”;三次评上信得过标段的,晋升“准优秀单位”。奖级越高,奖金越多,中途掉下,从头再来。在标兵段评比中,连续三次排位最后一名的施工标段,立即停工整改。凡无责任死亡事故的单位,按施工难易程度,划分五个档次,分别奖励50万元至15万元不等,隧洞全线贯通时先发一半奖金,在以后工段中发生死亡事故的,则需双倍返还奖金,并扣罚20万元。这样一算,一个在最难隧洞段施工的单位死亡一人,就将损失120万元。“不能死人,死不起人”。这就逼得施工单位狠抓质量、安全。
  物质上有刺激,精神上的激励更大。每次评比结束后,未能保住“流动红旗”的施工单位,要由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扛着旗帜,往获胜单位的现场送,彭泽英等总指挥部领导在后面陪同。搞好红旗交接仪式,还要开“解剖会”,后进单位找原因,先进单位讲经验。获得“施工标兵段”和“信得过标段”的单位,要登报宣传,并配上董事长、总经理和项目经理的相片。被查出有事故隐患的标段,施工、监理单位及其负责人要在《工程简报》上“曝光”。
  “丢得起奖金,丢不起人!”各个施工单位在全国同行业内都是有些名气的,谁也不想在这样大的工程上丢面子、失信誉。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施工队刚开始浇筑明槽时,拆开模板后发现明槽表面的施工工艺达到了合同的要求,但这个质量绝对评不上奖。权衡利弊后,该公司主动砸掉了这段造价近60万元的明槽,并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使浇筑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标兵段标准。
  “建设东改工程,亏得起,输不起。”东改工程评奖办法规定,凡评为优秀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的企业,在参加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标时,可以按其业绩加分,这就使劳动竞赛变成了对未来市场的争夺。各施工企业的老总都坐不住了,有的亲自挂帅,到工地督阵;有的把企业的技术骨干、最精良的设备调往东改工地。在激烈的竞争气氛中,东改工程施工质量水涨船高,整体超出合同要求,所有埋管、渡槽、箱涵、明槽的接缝和槽身滴水不渗,全线未发生一例责任死亡事故。
  干这样的工程,累是累,但施工队伍水平普遍上了台阶,“在‘东改工程’中获过奖”,成为各施工单位逐鹿市场的金字招牌。从“东改”移师后,武警水利水电部队很快在国内某大型输油管道工程中中标,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在某水电站招标会上拔得头筹。中铁总十二局的项目经理张阳生则对记者说:“以后广东再有水利工程,我都要竞标,我就跟着他们干了,一直干到老!”(附图片)
压题照片:东改工程旗岭渡槽雄姿。(颜汉源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