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阅读
  • 0回复

香溪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5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香溪河
吴绪久
  长江三峡中最有名气的支流就算香溪河了。
  香溪河是因为王昭君而有名的。王昭君就住在香溪河上游的宝坪村。相传王昭君选入汉宫时就是从香溪河出山的。她来到香溪河,在溪水里浣了手绢,浣着浣着这溪里的水就清澈如玉了,就清莹含香了。这水就永远有了令人无法说尽的魅力,这水就永远流淌着不尽的故事。
  宝坪村现在还有“昭君宅”。不知这宅是不是汉代的?我没有去考证。但宅前有一座汉白玉的昭君塑像,透着天姿灵性,是当代人的作品。那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赠送的。昭君从香溪河入宫作为和亲的使者去了匈奴,于是,有了《汉宫怨》的曲子。
  大凡到三峡旅游的人都愿到香溪河走走,去看看王昭君,在昭君宅前留下纪念,与那尊玉质的昭君女合影。
  据说,昭君小时候非常聪慧。当时,宝坪村的人们饮水比较困难,只有一口小井。这井水被一条小黄龙搅得浑浊浊的。洗不能洗,饮不能饮,昭君与众姐妹商议,要赶走黄龙,她们开始挖井,七七四十九天,井挖成了,黄龙也真的走了。王昭君还特地去深山请人伐了一棵宝树——古楠木,横在井下锁住了这井的灵气。井水从此便清冽晶莹,用这水洗脸,洗得脸红润白皙,用这水洗菜,洗得菜碧绿清脆……这井现在便叫楠木井。
  宝坪村前,一棵高大的核桃树下,一口方井便呈现你面前。这井中的确横着根楠木,千年不朽。这里也是游人最喜欢驻足的地方。
  当年,郭沫若先生的夫人于立群女士,参观了宝坪村,并拜访了楠木井,她也被楠木井的故事感动了,为楠木井的水色动情了,趁兴挥笔题写了“楠木井”三字。
  我原来并不知道香溪河也是三峡石的资源地,在我踏访了一遍香溪河之后,我才确信,香溪河有好石。我的一位友人竟在香溪河觅到一块昭君姑娘的画像石:眉清目秀,鬓发高耸,人面桃花,靓丽可人。这位友人还为之配了一首诗:往事说来话短长,香溪得石似王嫱。画图果识春风面,战火平添多少场?
  我读罢这块石,又读罢这首诗,不免又想起了楠木井。它们似乎都在诉说、在共同缅怀着这位和亲的使者。
  昭君姑娘虽然远离了香溪河,但香溪河却永远牵挂着它心爱的女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