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阅读
  • 0回复

快乐的张万福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08-23
第2版()
专栏:

  快乐的张万福屯
  刘白羽
在黑龙江北安县的时候,我专门作了一次“农村访问”。
我坐了马车走过一些草甸子,丛生的柳条处处是绿色,沿着一条岗子绕了一个大湾,到了张万福屯。旧的村庄,一排全是草房,在村庄边沿上几个农民正在为自己建筑房屋——红砖白木料。我立刻从车上跳下来,一个立在木梯顶上的农民高兴的说:“十四年没得到一块木料一块瓦呀!”另一个说:“不要说十四年,长这样大也没想到啊!”在灰旧的草屋中间,我发现另外一处用铁皮做顶的家屋,已盖好了,很精巧的玻璃窗,太阳光里铁皮上的油漆发着光,在这里我看到真正的快乐是怎样一回事了。
张万福屯是一个十九户的村庄。村的农会主任肖元庆一个四十几岁风霜满面的诚实农民。丛生着须子、痧眼,穿一件短小得奇怪而质料很好的衣服。他告诉我……这是二十多年前早到黑龙江来逃荒的人,在荒地上建立的一个小村庄,后来人愈来愈多就发展起来了。大家都靠力气开地过日子,……日本鬼子来了,慢慢这里所有的都给“开拓团”强占去了。应该二百元一亩只给你四十元,张万福屯十九户人家从此没有一个再有一寸地。
“那怎么活下去呢”?
“日本人再把地租佃给大家,他们便作主人——我们除了交租之外,还要出荷,你想想人死了几年报不上死亡,还是一样出荷!我们算是受尽了人世间的苦难。偷偷吃一点,还得在门口放个哨。你瞧,这北安县驻了多少关东军(他指着远远一片兵营)?他们要小牛、小鸡,鸡要活的送去,他们把鸡肉剥下来送到冰房里去存起来。”一面说着他领我走进屯子里头来。另一个农民对我说:
“现在老肖是区农会主任呢!”
突然老肖把我一拉,拉到一处。原来这屯周围二百多垧地,都是开拓团地,现在一下又分配给大家了。肖元庆一家分到了四垧地(每垧十亩),现在他就在他的地中央,原来租住的草房一边,盖起三间新房屋来。绕着这房屋,房前房后都是他分到的土地,这样他躺在炕上一睁眼,就能看到他的地。房子还没盖完,梁上贴着红纸“上梁大吉”。他把我拉到房前面,自己站在那里,高声的叫我给他照一张像片。在照像机对光的时候,我清晰的看到老肖的脸,那每一条深深的盛满风霜的皱纹,现在兴奋得在微微的颤动。
是我问他。
“张万福屯二百垧地,可是你们怎样种得上呢?”
因为我一直怀疑这一个问题,就是土地分到穷人手里是否能解决问题。因为据我所知,东北土壤是胶质的,极易凝固,就是普通熟地,春耕也必须三匹牲口拉犁,而这一带是百分之六十几贫苦农民都没有牲口。可是张万福屯又一度证明人的创造能力。全部土地分配后,一个月所有土地都种上了。原来分配土地后,全屯热情极高,在农会主任肖元庆领导之下,马上把所有牲口拉在一起,把所有二百垧地都耕种了。
我问:“这样一来有牲口人家的地都耕了,没有牲口的岂不是误了农时?”
“不!”肖元庆坚决回答。“我们把有牲口人家的地耕一部分,把没牲口人家的地也耕一部分,庄稼下种有先有后这样就能保证谁的也不误。”
在屯后面我发现一处贫苦农人的住处,两间小泥屋,住了三户人。从前农人租不起一间房,租一铺炕,租不起一铺炕就租半铺炕,农人生活之惨可想而知了。张万福屯分土地的原则,是在谁门前的地就分给谁家种。目前全屯有十户上下都在建筑新屋,一个新的农村正在形成中。这里饥寒与压迫将绝迹,有什么比这再快乐呢。
最后在街上一个黑胡子卖劳动力的老年人喃喃对我说:“我家在街上,”(指北安)“这里我没份分地,可是我想就算这里的吧,我要让他们把我的名字写上……”。我看出劳动者是多么纯朴的爱着土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