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浊浪起苍黄 统一势难挡 —两岸风云三人谈
曹宏亮  吴亚明  王尧发表于 2000-12-31 00:00
将“理想”变为现实的时候,就发现先前的理想大半是海市蜃楼,在反对国民党统治这一点上,他们部分地迎合了民众的愿望,他们的“台独”主张并没有多少人认同。在祖国统一大势面前,抱着侥幸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能进退维谷、作茧自缚,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一困境已被许多人所指出,甚至民进党内也有声音。尽管吕秀莲叛祖弃宗,“两国论”阴魂不散,但一些人已经有所醒悟,提出应当放弃“台独”意识形态,着眼发展两岸关系。
  曹:后者才是我们老祖宗所说的识时务者。不过,像这样的识时务者在台湾并不太多。以台湾的政治生态,也很难长出参天大树来,更多的只能是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国民党的传人就不必说了,大半内斗内行,外斗外行,鼠目寸光,心胸狭窄。新权贵则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净干一些自以为高明实际上既虚妄又小家子气的事。比如说,在两岸关系上好不容易干了件事,开放祖国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结果又跟出这规定那限制,这汇报那监视,整个路数充满着警察统治的味道,与现代民主文明格格不入。同样浸润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知道怎么就会造就出这样一些小家子气的小政客。一如欧洲一位先哲所说的,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王:他们的小家子气还表现在对我对台政策的理解和领会上。许多立场和主张明明是我们一以贯之的,他们却非要在字里行间、语气语调上找出新动向新苗头来。比如,对于今年2月我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10月发表的《200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以及国台办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目的是就有关问题作必要的阐述,结果他们却从中大找我们对台方针政策变化的蛛丝马迹。尤其是我领导人接见某人时的谈话,如涉及到台湾问题,他们不从整体上理解其中的涵义,不看主要的意思,却总是揣摩纠缠用语的变化和表述的不同。
  我们还是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吴:台湾这种现状,显然无助于缓解两岸目前的紧张局面。如此拖下去,不仅不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台湾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近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指出,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时间不在台湾一方。要走出这个困局,台湾当局恐怕还需要认清形势、迷途知返,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上来。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尽快进行对话与谈判,只要谈起来,总可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曹:一个中国本来就不是问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只能说明台湾当局和一些政治人物的无知和愚蠢。对他们来说,最迫切最重要的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怎样设计一个对台湾最有利的前途。他们一再宣称从台湾人民的利益出发解决台湾问题,可他们始终拿不出一个解决办法来。
  王:他们拿不出办法,又反对我一再倡导的“一国两制”的模式。事实上,邓小平同志以他那一以贯之的雄才大略和实事求是作风,明确指出,对台湾实行“一国两制”要比香港、澳门更宽。不仅解决香港问题的这些政策可以用于台湾以外,还允许台湾保留自己的军队。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吴:实际上,江泽民主席在2000年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也已经指出:“我们充分重视台湾与港澳的不同特点。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的内容可以比港澳更为宽松。”只要台湾当局善意理解这些方针和设计的用意,真正为台湾人民着想,就会发现这是一条康庄大道。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才是两岸局势的出路所在。
  曹:谁都知道,台湾问题不可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台湾当局改弦更张、回头是岸是唯一的选择,舍此别无他途。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只要台湾人民充分理解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的深谋远虑,理解江泽民主席关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八项主张的深远意义,共同为祖国和平统一而努力,那么,不仅两岸局势会很快正常化,中华民族最后大团圆和伟大复兴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但是,正如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台湾方面的工作,一个美国方面的工作,都要花时间。”这一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
  题图为台北市阳明山公园
  台湾部分媒体负责人参访祖国大陆时听取同行介绍有关情况。本报记者杨文道摄
(附图片)
上一页  (2/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